第兩百一十一章天作之合-《劍來》
第(2/3)頁
而且炫富炫得一氣呵成。
可能天底下任何一位十境練氣士,瞧見了這個,都會把眼珠子瞪出來。
別人最多是躺著掙錢,賀小涼卻是躺著接納福緣。
賀小涼重新收起荷葉、玉書、古硯和玉璽,然后將那顆蛇膽石輕輕推向陳平安那邊。
看到陳平安似乎不敢收下蛇膽石,賀小涼坦誠道:“放心,這次陸沉不會再動手腳了,就像他親口保證你我之間的這次見面,不管我做什么說什么,都不會運用神通窺視,他只要親口說了,你我就可以相信。”
陳平安這才駕馭十五,從里頭飄出一張藥方,印有“陸沉敕令”四字。
賀小涼沒有伸手去拿,只是運用術法,將其收入自己方寸物荷葉當中。
做過此事,賀小涼神色明顯輕松了許多,甚至拿起了一只名為火梨的靈果,輕輕咬了一口,笑道:“好了,公事已了,接下來就是私事了,陳平安,你別緊張。”
陳平安無奈苦笑,我能不緊張嗎?
賀小涼問道:“你有沒有聽說,我已經離開神誥宗?”
陳平安搖頭。
賀小涼自嘲道:“看來還是道行太低,名氣太小。”
賀小涼笑了笑,不急著開口說話,有滋有味吃著火梨,此物能夠抵御寒意,讓人通體舒泰,至于一顆火梨蘊含的靈氣,不值一提,遠遠不如長春橘,故而售價不貴,經常是山下的將相公卿,在冬春之際的待客必備之物。
但是在青瓷果盤里,卻是長春橘更多,火梨屈指可數。如果不是跟春水秋實問過價格,陳平安絕對會以為數量稀少的火梨,價格更貴。
其實這正是打醮山這類仙家山頭的底蘊,不小家子氣。
賀小涼吃著火梨,優哉游哉,神色閑適。
陳平安就這么正襟危坐,不知道這位仙師葫蘆里到底賣什么藥。
東寶瓶洲,一洲道統的玉女,賀小涼不知為何宣布脫離神誥宗。有人說是私下愛慕那位去往中土神洲、負責掌管上宗道經的小師叔,年輕道姑終于春心生發,天雷勾動地火,一發不可收拾,竟是要學那夫唱婦隨,舍了宗門師恩和長生大道都一并不要了。
賀小涼卸任玉女,寶瓶洲有道家三宗,新一任玉女脫穎而出,不再是擁有天君坐鎮的神誥宗,而是秋水宗一位名聲不顯的少女道姑。外界揣測這是賀小涼的行徑,在一洲道統內部惹起了公憤,才害得神誥宗失去了“金童玉女俱在一宗”的大好局面。而賀小涼的恩師,更是勃然大怒,公開揚言要清理門戶,差一點就要親自下山追尋賀小涼的行蹤,天君祁真好不容易才攔阻下來。
世人皆知賀小涼的傳道恩師,對她寄予厚望,傾心栽培,幾乎視若親生女兒。
這在神誥宗都是有目共睹的事實。
因此老神仙為此傷透了心,也是情理之中。
但是難免會有人狐疑,怎的不是說那賀小涼,福緣之深,冠絕一洲嗎?為何會淪落到如此境地?
難道說是她悶聲發大財,撈取到了更大的機緣?以至于連師父宗門都可以拋棄?但是道統之內,規矩森嚴,絲毫不比儒家學宮書院遜色,賀小涼就算到了神誥宗的中土上宗,背負著這么大的罵名,當真能夠長相廝守在那位掌經道士身邊?
好在正陽山和風雷園一戰,轉移了視線。
轟轟烈烈的打生打死,比起柔腸百轉的愛恨糾葛,似乎更有吸引力。
陳平安看著賀小涼吃過了一整顆火梨,好像還是沒有開口說話的意思,只好小聲問道:“賀仙師,你找我有什么事情?”
思緒飄遠的賀小涼收起心神,仍是沒有說話,反而仔細打量起了陳平安。
比起第一次相逢于驪珠洞天的青牛背,少年個子稍高,膚色稍白,眉眼之間,也有了一絲靈秀精彩。
身為一教掌教的道士陸沉,在賀小涼去往梧桐樹悄悄登船之前,就有過一番開誠布公的言談。
除了賀小涼說給陳平安聽的,其實還有許多“說不得,不可道”的內幕,比如陸沉當時就身在泥瓶巷少年祖宅的隔壁,坐在灶臺前的小板凳上,拿著吹火筒,身為客人卻要忙著做飯。而身為主人的少女稚圭,卻懶洋洋坐在院子里曬太陽,時不時還會扭頭望向灶房,催促陸沉,能不能快一點。
賀小涼當時坐在陸沉附近,在知道這位年輕道人的真正身份后,賀小涼不知為何,心如止水,這讓她自己都感到奇怪。
當時陸沉一邊略帶自得之色,嘴上則埋怨著吐苦水,“當時你齊靜春亂點鴛鴦譜,拋給貧道一個天大難題。來而不往非禮也,貧道就干脆當回牽紅線的月老,看到底是誰棋高一著。”
陸沉說這些混賬話的時候,滿臉壞笑。
只是賀小涼無動于衷,由內而外,皆是如此。
這讓陸沉覺得很沒勁。
她的性子太像大師兄了,若是像二師兄那樣的,才有趣,但是有趣歸有趣,相處起來絕對不輕松。
比如小鎮走出去的杏花巷少年,馬苦玄。
陸沉在耐心等著生米煮成熟飯的期間,直白無誤地告訴賀小涼,陳平安送出手的兩顆蛇膽石,他和她的各占其一,這就如同一條河的兩岸,而那幾張藥方,尤其是“陸沉敕令”四個朱印,則是一座橋梁。
雖然這是陸沉的一樁深遠算計,其實談不上什么惡意。
恰恰相反,這才是陳平安離開小鎮之后,氣運一事,能夠否極泰來的一半原因,一半是本命瓷破碎,次次吸引機緣卻次次錯過,只是靠著天生命硬,靠著一股子娘胎里帶出來的犟勁,或者說作為關鍵棋子的特殊身份,硬生生熬到了大局落定,等到了后續冥冥之中,一些無形之中的天道補償。
至于另外一半,就是他陸沉的手筆了。
可能齊靜春早已看穿,但是愿意順水推舟,相信陳平安吉人自有天相,懂得取舍,故而樂見其成,看不見的人,如陳平安自己,自然毫無察覺。
因為橋梁搭建而起之后,陳平安與賀小涼出現了一種玄之又玄的牽連,福禍相依,一起分攤。
所以說,陳平安分去了賀小涼足足半數的福緣!
話說回來,尋常人接納這份機緣后,說不定早就暴斃了。
若是命薄如紙,別說是傾盆大雨,一滴雨水就給打穿了。
或是哪怕命很硬,卻一意孤行,什么都敢拿都敢要,有些看似很小的因果,最終來得排山倒海,別說是福祿街的青石板路,就是西邊大山都會被摧毀得半點不剩。
陸沉初衷并無惡意,但是至于陳平安會不會被撐死,因福生禍,陸沉是全然不在乎。
事后證明齊靜春看錯了人而已。
聽過了一位道家掌教的泄露天機。
賀小涼在那一刻,始終心如止水的心境,終于開始出現破綻,如鏡面出現裂縫。
她心知肚明,一生順遂、洪福齊天的那個賀小涼,走到了一處崖畔,是契合大道逆流而上的宗旨,破鏡重圓,從此一步登天,還是一步跨出去,墜入萬丈懸崖,粉身碎骨,只在她接下來的一步之間。
而且哪怕選對了,也未必能夠像之前的修行,那么一日千里,毫無阻滯。
當時已是她萬事如意的人生中,最為險峻的時刻。
尤其是那種身不由己、淪為棋子的感覺,糟糕至極。
修行,可不是為了去當一個大人物的牽線傀儡,哪怕這個大人物是陸沉,是青冥天下的一教掌教!
比起之前的那一次,還要讓賀小涼感到心煩意亂。
在她十四歲那年,她成功斬斷赤龍的那一天起,少女賀小涼就發現師父看待自己的眼神,變了。
隨著時間的推移,單純的少女開始知道,那種會讓她感到一絲不舒服的眼神,已經不單單是長輩看晚輩的慈祥,而是夾雜著男人看待女人的意味。
但是當時掌教祁真正在閉關,神誥宗上下緊張萬分,
在她離開神誥宗去往驪珠洞天之前,老人便直截了當與她說了,打開天窗說了一番亮話,要她做一對道侶!
老人還說,他為了她,甚至可以離開神誥宗,做一對逍遙快活于高山大澤、不用計較世俗眼光的野鴛鴦,若是賀小涼不愿顛沛流離,那也無妨,大不了繼續做表面上的師徒,暗中結為道侶,老人保證那部闡述雙修大道的殘卷,可以讓師徒二人都躋身上五境,絕非拙劣下作的房中術、采陰補陽之流。
賀小涼不愿意。
而且沒有任何虛與委蛇,若非當時老人沒有把握無聲無息地拿下她,恐怕早就出手了。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庆云县|
贡觉县|
象山县|
庆云县|
汉中市|
元阳县|
鲜城|
婺源县|
祁连县|
怀远县|
巴南区|
沂水县|
葵青区|
铁岭县|
镇雄县|
禄劝|
建昌县|
兴仁县|
彩票|
精河县|
桦川县|
伊春市|
寿宁县|
博兴县|
石台县|
新平|
永德县|
苍梧县|
都兰县|
乌拉特中旗|
祁门县|
普格县|
鄂托克前旗|
左权县|
弥渡县|
多伦县|
镇江市|
资源县|
广宗县|
博罗县|
会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