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五章 道破-《劍來》


    第(2/3)頁

    宋集薪自顧自說道:“陳平安呢,人倒是不壞,就是性子太死板,做什么事情只認死理,所以當了窯匠,意味著他再勤勞苦練,也注定做不出一件有靈氣的好東西來,所以劉羨陽的師父,那個姚老頭兒,對陳平安死活看不上眼,是有其獨到眼光的,這叫朽木不可雕。至于糞土之墻不可圬嘛,大致意思就是說陳平安這種窮酸鬼,哪怕你給他穿上件龍袍,他照樣是個土里土氣的泥腿子……”

    宋集薪說到這里的時候,自嘲道:“我其實比陳平安還慘。”

    她不知道如何安慰自家公子。

    宋集薪和他的婢女,在這座小鎮上,一直是福祿街和桃葉巷的富人們,在茶余飯后的重要談資,這要歸功于宋集薪的那個“便宜老爹”,宋大人。

    小鎮沒有什么大人物,也沒有什么風浪,故而被朝廷派駐此地的窯務督造官,無疑就是戲本上的那種青天大老爺,在歷史上數十位督造官中,又以上任督造官宋大人,最得民心,宋大人不像之前那些高高在上的官老爺,宋大人不但沒有躲在官署,修身養氣,也沒有閉門謝客,一心在書齋治學,而是對官窯瓷器的燒造事宜,事必躬親,簡直比匠戶窯工更像是鄉野百姓,十余年間,這位原本滿身書卷氣的宋大人,肌膚被曬得黝黑發亮,平日里裝束與莊稼漢無異,待人接物,從無架子,只可惜小鎮龍窯燒造而出的御用瓷器,無論是釉色品相,還是大器小件的形制,始終不盡如人意,準確說來,比起以往水準,甚至還要稍遜一籌,讓老窯頭們百思不得其解。

    最后大概朝廷那邊覺得兢兢業業的宋大人,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將其調回京城的吏部敕令文書上,好歹得了個良的考評。宋大人在返京之前,竟然千金散盡,出資建造了一座廊橋,后來發現宋大人離去車隊當中,沒有捎帶某個孩子后,小鎮幾個大姓門庭便恍然大悟。可以說,宋大人與小鎮積攢下過一份不俗的香火情,加上現任督造官的刻意照拂,少年宋集薪這些年在小鎮的生活,衣食無憂,逍遙自在。如今改名為稚圭的丫鬟,關于她的身世來歷,眾說紛紜,住在泥瓶巷的當地人,說是一個鵝毛大雪的冬天,有個外地女孩沿路乞討至此,昏死在宋集薪家的院門口,如果不是有人發現的早,就要去閻王爺那邊轉世投胎了。官署那邊做雜事的老人,有另外的說法,信誓旦旦說是宋大人早年讓人從別地買下的孤兒,為的就是給私生子宋集薪物色一個知冷暖的體己人,彌補一下父子不得相認的虧欠。

    不管如何,婢女被少年取名為稚圭后,算是徹底坐實了兩人的父子關系,因為小鎮大族豪紳都曉得,宋大人最鐘情于一方硯臺,便刻有“稚圭”二字。

    宋集薪回過神,笑臉燦爛起來,“不知為何,想起那只死皮賴臉的四腳蛇了,稚圭你想啊,我都把它摔到陳平安的院子了,它依然要往咱們家竄,你說陳平安的狗窩,得是多么不遭人待見,才會寒酸到連一條小蛇都不愿意進去?”

    婢女認真想了想,回答道:“有些事,也講緣分的吧?”

    宋集薪伸出大拇指,開懷道:“正是這個道理!他陳平安就是個緣淺福薄之人,能活著就知足吧。”

    她沒有說話。

    宋集薪自言自語道:“咱們離開小鎮后,屋子里的東西交由陳平安照看,這家伙會不會監守自盜啊?”

    婢女輕聲道:“公子,不至于吧?”

    宋集薪笑道:“呦,稚圭,監守自盜的意思也懂?”

    婢女眨了眨那雙秋水長眸,“難道不是字面意思?”

    宋集薪笑了,望向南方,露出一抹心神向往,“我聽說京城那個地方的藏書,比我們小鎮的花草樹木還要多!”

    就在此時,說書先生正說道:“世上雖已無真龍,龍之從屬,如蛟、虬、螭等等,仍是真真正正、實實在在活在人世間,說不定就……”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汉市| 达尔| 南平市| 东城区| 四会市| 阜阳市| 华亭县| 洪湖市| 本溪市| 齐河县| 天峻县| 临沂市| 蓝田县| 高雄市| 泰顺县| 平江县| 黄大仙区| 凉城县| 中方县| 南江县| 科技| 卓资县| 上虞市| 七台河市| 奉贤区| 迁安市| 吉林市| 金华市| 临漳县| 隆德县| 台南市| 安溪县| 昆山市| 旌德县| 大石桥市| 天津市| 师宗县| 鄢陵县| 浙江省| 伽师县| 谢通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