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至于其余的部分,上官花容要么是捐贈給了那些生活上極為拮據的百姓,要么就是轉贈給了地方官府用來賑災救難。 那些承蒙上官花容眷顧的百姓,將上官花容視為救苦救難的活菩薩,只不過上官花容并不是什么貪名逐利之輩。 所以上官花容每次在捐款贈銀的時候,要么就隱瞞了身份姓名,要么就是委托朋友出面。 故此在氰國西北的各個城鎮(zhèn),都傳頌著一位美貌仙女下凡,慷慨解囊施銀贈財的動人故事。 當然這故事后來被人添鹽加醋,愈描愈離譜。 本來上官花容只是捐贈些銀物,卻被人編成是扶危濟困,降妖除魔的活神仙,仿佛上官花容能解世間萬般苦一般。 這也使得一些行為過激的百姓,逐漸演變成了她的忠實信徒。 那些信徒們執(zhí)意要將自己心目中臆想出來的上官花容的面目,雕塑成一尊尊容貌各異的泥像。 隨之那些信徒們,更是對著這一尊尊臆想中創(chuàng)造出來的泥像,懷著虔誠之心,頂禮膜拜著。 居然不以為意地將其視之為九天仙子,絲毫不敢褻瀆。 更有甚者,居然將其冠以‘凌波仙子’之稱,朝著這一尊尊‘凌波仙子’的泥像,默默地許下了自己的心愿。 有了精神上的寄托,那些信徒們這才對自己的生活充滿了期待。 地方官府見那些著了迷似的信徒,自從造了這些所謂‘凌波仙子’的泥像后,不再對生活充滿沮喪,便不再為難那些信徒。 畢竟那些泥像已經儼然成為了信徒們的精神支柱,大家對生活開始充滿了陽光。 他們一個個萎靡的精神狀態(tài),也瞬間隨之煥然一新,大家既然熱愛起生活來,地方官府又有什么借口去摧毀信徒們賴以寄托的精神脊梁了? 故此,地方官府也只得放任信徒們,任其建廟塑像,甚至幫助信徒們支付建造資金。 ‘凌波仙子’的廟邸建造完工后,地方官府在一片叫好聲中,悄然退去。 只不過大家卻自始至終,并不清楚這個所謂‘凌波仙子’的原型,居然就是家喻戶曉的書畫大家上官花容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