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黑澤瘞域 第八十八章 壁畫-《圖符志》
第(2/3)頁
所以,眾人既然已經在剛進入這巨大的水潭時,就從少量壁畫中查證了這個古墓就是亞布拉罕王的墓葬。
那么,為了獲得有關他墓葬的更多信息,自然沒有不理會這些壁畫的道理。
于是眾人按原路返回,再順著盤旋的階梯向上行進,邊走邊察看這石壁上的壁畫。
但是卻發現這些壁畫是有先后順序的,靠近水面這部分應是最后期的內容,例如國葬隊伍聲勢浩大,萬輦千乘,靈幡遍野,前方墓葬大門洞開,迎葬之人跪伏盈地。
而下一幅則是高閣宇殿的王宮里,國王駕崩,舉國悼念,天下素縞,萬民悲呼之狀。
這明顯就把歷史弄反了,先看了下葬,再看駕崩,雖然也能連貫上,但不僅看著怪異、難受。
而且一旦里面有什么有價值的線索,則容易被這“倒敘”的觀讀方式給搞亂了,從而忽略或混淆了其中真正有意義的要素。
眾人一商量,沒有辦法,就當是鍛練身體了,眾人再走回盤旋階梯的頂端就是。于是眾人回返上方,按壁畫的敘事順序觀察。
在眾人這個隊伍里,雖然號稱“地八仙”,但都是在某一二方面有些特長,誰也不敢說對涉及探險的諸個領域都有涉獵且精通。
對于壁畫,其實也就對古文有研究的韓德邦,和有多年地宮探險經驗的蘇老鬼,能夠接觸一些,卻也只能稱為強于“門外漢”,根本談不上專家或學者。
無非是韓德邦以前經常研究古文、詩詞、畫卷,所以應該是眾人這里對壁畫最熟悉的人了。
而眾人剩下幾個人,只能是“外行看熱鬧”,能根據畫面內容分析個直觀意義就不錯了。
在眾人仔細觀看時,韓德邦講,原始社會的人類刻畫各種圖形于洞壁,依此記事,可謂是最早的壁畫。
據史料記載,漢武帝于甘泉宮繪諸神像,宣帝于麒麟閣畫功臣像,都屬壁畫。
自魏晉到唐宋,佛道兩教盛行,寺廟道觀多有壁畫,而敦煌壁畫則達到了當時的藝術高峰。
后至明清,卷軸盛行,壁畫一道才日漸衰微。
對于眾人來說,其實主要是能分析出眼前這些數量龐大,內容豐富的壁畫所要描述的信息即可。
也沒必要對有關其它的壁畫知識有所了解,因為那些專業性的常識對眾人的幫助也不大。
但是白云飛還是邊看畫邊要求韓德邦給眾人講解講解,有關壁畫的一些知識。
因為那無名氏鬼才奸佞,特立獨行,智變百出,誰也不知道他會在哪個方面暗藏了信息,但凡能了解到的,白云飛都不想放過。
于是眾人了解到,古代壁畫的創作方式其實也是多種多樣的,有像現代貼彩圖瓷磚一樣的,在裝修時購買好各類繪好圖畫的成形瓷磚,剩下的就是瓦工的活了,在古代也有這樣粘貼的壁畫。
但大多是以手繪方法直接繪于壁面上最為常見。直接手繪畫法又分多種:
一是干壁畫,在石壁、磚石、粗泥、細泥、石灰漿等處理后
的干燥墻面上繪制。
二是濕壁畫,在畫基底半干時,以清石灰水調和顏料繪制,須一次完成,難度較大。
三是蛋彩畫,以蛋黃或蛋清為主要調和劑的水溶性顏料,在干壁上作畫,不透明、易干、有堅硬感。
四是蠟畫,蠟與顏料混合畫在木板或石質上,再加熱處理。
五是油畫,是指畫于亞麻布或木板上的一種壁畫形式。
以上畫法并非必須單一使用,有時也可以混用,或與塑像、雕像、浮雕等想結合。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甘孜|
彰化市|
沙洋县|
饶平县|
柳林县|
深泽县|
灵川县|
晋江市|
蒙山县|
高雄县|
汉阴县|
天长市|
双柏县|
牟定县|
浦县|
岫岩|
海阳市|
阳泉市|
天门市|
凤庆县|
涟水县|
广饶县|
区。|
叶城县|
惠水县|
新丰县|
兴文县|
方正县|
成都市|
鹿邑县|
高安市|
克拉玛依市|
绥江县|
延安市|
黔南|
防城港市|
西乌珠穆沁旗|
雷波县|
安乡县|
北辰区|
华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