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黑澤瘞域 第四十六章 西域行-《圖符志》
第(2/3)頁
依此策諫言獲準,歷時七載,乃為此王修建王陵一處。
又余兩年,此殘暴君王暴病而亡,由無名氏親手將其安葬于溢火棺槨之內。
適時,埋葬之人皆王廷核心勛貴,王族心腹,入葬后欲加害無名氏陪葬,被無名氏用得異法,召喚神奇、威猛之“阿康尼”盡數滅了眾人,后于遺留之隱蔽暗道逃走。
再次逃脫死亡,這無名氏潛于荒漠中,如喪家之犬,無來由地感到煩悶、厭世,忽生看破紅塵之心,便舍棄在大月供職時的基業,從大月國向曾隱居之敦煌進發。
至敦煌后,這無名氏已心灰意冷,唯生伺佛之心,便至于敦煌城東南的鳴沙山東麓莫高窟出家為僧。
而其當初前往輔佐夜郎國王前,藏匿于敦煌城的私產和那屬下焦尸皆未帶走,仍囤于私宅,便一同攜行于此,專心理佛。
但其在題刻上言道,其“六根不凈,嗔念尤存”,雖已皈依佛門,卻難脫身俗怨。
雖不想身后也得龍脈風水寶地庇佑,但仍癡戀畢生精學,于佛祖像前三叩九拜謝罪后,便依風水術大成之才華,窺得此間地下有一暗藏水龍脈,定得精準穴位。
散盡畢生財富,留得一二珍品陪葬,雇幾百工匠、鄉夫開鑿洞窟,修建墓室,經六載余,墓成,使錢散盡眾人,于墓中潛修。
遣眾修墓之時,這無名氏使得大筆銀錢,買通沙匪惡盜,在方圓百里內縱橫,擄得十余名閏年閏月閏日出生的十二、三歲俏麗女童,又得幾個襁褓之中幼嬰,采用他所掌握之秘法,煉制了那“青孌娃”和“香尸嬰”。
至臨終時,自行入棺,落得棺蓋,于那勝似親人的屬下焦尸合葬一室,此生終了。
現在猜想,這無名氏未臨終前,便已經將題記刻好,等到深得自己大限已至,便自己入了棺材,蓋上只留下一端供他能進入縫隙的棺蓋,靜等閉目歸天,從而結束了他這傳奇的一生。
在題記的最終,這無名氏寫道,其在有生之年,為自己設計了這一墓葬,并非想保留財富或占有龍脈風水寶地,而是要以這樣的方式了卻自己看似輝煌,實則悲壯的一生,以告慰自己。
那個“拷問天平”本是以前在為帝王設計墓葬時提出的,未被帝王采納,便決心用在自己的墓里,免除遺憾。
唯一令他愧疚卻仍認為可以去辦的,就是那些“青孌娃”和“香尸嬰”的設計,毒害了好多兒童。
但他卻說雖愧疚卻不后悔,言稱世上之人,各有天命,若不能如他這般逆改,便只能逆來順受,正可謂“弱肉強食”,各安天命吧。
只見這變態的宦官行了滅絕人性之事,卻還要為自己找尋借口,實在陰損惡毒而虛偽。
他又言道,既然不想保留財富和占有風水寶地,那么就歡迎后世之人來參觀、祭奠,甚至來盜墓也無不可。
眾人幾個人也從設計上看得出來,這一路走來,沒有任何藏匿的想法,直接一路延伸,似乎正如他所說,只要后世來人有真才實學,你能通過就行,也算和墓主人完成了一次游戲。
就怕你沒有他這般才能,那只能慘烈或被困于此,給他陪葬了。
題記最后幾個字是:“唯念善待吾骨,若違,必鬼噬魔摧,
永不入輪回!”
好個自高自大的無名氏,臨死,也要恐嚇后世之人一番。
除這些文字之外,石壁的題記上還刻畫了幾個特殊的符號: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徐水县|
镇巴县|
桂平市|
巫山县|
扶沟县|
徐汇区|
松潘县|
博野县|
定陶县|
崇信县|
常州市|
阿图什市|
兴宁市|
星座|
武安市|
卢氏县|
伊通|
广饶县|
峨山|
灌南县|
高唐县|
兴仁县|
康定县|
柳州市|
老河口市|
城口县|
汾西县|
神池县|
余姚市|
通海县|
横山县|
青铜峡市|
砚山县|
贡山|
上蔡县|
溧水县|
鄂托克旗|
额敏县|
泾源县|
滨州市|
潞西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