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戰(zhàn)況甚膠著-《大洛武神》
第(1/3)頁
當(dāng)雙方之間的較量從最開始的一錘定音慢慢演變成了互相比拼耐力之后,張藏象的優(yōu)勢,便沒有想象中那么大了。
先前之所以要一再地在自己明顯處于劣勢的力量方面與對方進行硬碰硬,就是為了刻意給張藏象制造出一個他李輕塵是個腦子拎不清的人的印象。
當(dāng)張藏象在擂臺上需要刻意地去控制自身的力道,既不能表現(xiàn)得太弱,不然無法達到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的效果,卻又不能施展出太多的實力,不然他控制不住自己的力道,一旦事發(fā)突然,到時候或許連旁邊觀戰(zhàn)的長安司武侯也來不及阻攔,一旦打爛了對手的武道前程,實非他之本愿。
話說回來,張藏象本就一直在將完美地控制自身的力量,將其變得收發(fā)自如來作為一種修行,哪怕是在需要分勝負(fù)的武道會擂臺上,他也依舊在進行著修行,而李輕塵正是利用了這一點,讓他在先前耗費了大量的體力,卻沒有造成有用的效果。
等到張藏象終于明悟了己方的想法,在驚怒之余,開始施展出自己真正的本事后,李輕塵反倒是選擇了避其鋒芒,盡力以閃躲為主,或以巧勁撥開,絕不硬拼。
先前的只擋不躲,就是為了給對方留下一個自己絕不會閃躲的固有印象,可實際上,他李輕塵不但能躲,而且還躲得極好,有那么一瞬間,演武場外觀戰(zhàn)的外行們甚至覺得他是提前做出了閃避的動作,之后張藏象才跟著出拳,簡直就像是互相在演練配合一般。
早在李輕塵習(xí)武之初,就是在跟著一眾鎮(zhèn)武司中身經(jīng)百戰(zhàn)的高手武人們修行,用猴子的一句話來說,那就是“要想學(xué)會打人,就得先練挨打,要想練好挨打,就得先學(xué)會怎么去躲”。
李輕塵不清楚所謂九品十八境之上的高手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境界,但無論是何人,體能都存在著一個極限,更淺顯一點說,那就是他們出招的次數(shù)是有限的。
譬如說眼前的張藏象,他的力量雖然很大,但全力之下,他又能揮出幾拳呢,只要李輕塵躲開一拳,對方便等于白費了一分力,所以要想贏下原本不是對手的他,就得靠拖。
張藏象如何又不知道對方的想法,不過在擂臺之上,為了勝負(fù),的確可以不擇手段,這本就沒錯,所以他并未生氣,反而在繼續(xù)按照他認(rèn)為最正確的辦法進行著戰(zhàn)斗。
依舊是步步緊逼,只需要將對方徹底地卡入擂臺的死角,那到時候憑借著自己的力量,依舊還是一拳的事情罷了,哪怕對方的恢復(fù)力再強,也該是有一個極限的,好比說一塊布如果被撕開了還可以再縫起來,但如果燒成了灰,誰又能將其恢復(fù)成布呢?
他所想的沒有錯,李輕塵自幼便覺醒的天賜武命,的確也是有極限的。
所謂天賜武命,據(jù)傳乃是受真武大帝垂青,被賜下一道武運在身,導(dǎo)致武人們從此擁有了種種不可思議之能力,有人可以念移物,或擊人魂魄,可怕之處,已可媲美上三品武人辛苦修行出來的神意之力,而有人則可口吐真火,摧金熔鐵,不在話下,亦有人可以看破對方體內(nèi)的真氣運行軌跡,將對方后續(xù)的一切動作都了然于心,做到近乎“預(yù)知”的可怕效果。
對于這些不可思議的能力,佛門一般稱其為“神通”或者“報通”,有前世種善因,今生結(jié)善果之寓意,也有說天仙化身或仙人托生下凡,有前世修行,故而天生便擁有凡人無法企及的能力,可對于武人們來說,這就是一種天道垂青,武運加身的表現(xiàn),故而是否擁有天賜武命,也是衡量一個武人是否有前途的標(biāo)準(zhǔn)之一,但凡最終成就一品的武人,無一不是擁有天賜武命的絕頂天才。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绥德县|
南宁市|
建瓯市|
太湖县|
陈巴尔虎旗|
长乐市|
青河县|
申扎县|
奉新县|
都兰县|
武夷山市|
密山市|
平昌县|
吉木萨尔县|
潮州市|
克拉玛依市|
天全县|
贡山|
青田县|
思南县|
石景山区|
襄城县|
华宁县|
观塘区|
林周县|
永善县|
龙川县|
眉山市|
浙江省|
靖西县|
西宁市|
汉阴县|
礼泉县|
施秉县|
咸宁市|
鄄城县|
济南市|
东城区|
栾城县|
略阳县|
枝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