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是的,張風華拿出的那本書就是《三字經》,還帶了圖片。 胡千千和小菊都目不轉睛的看著《三字經》,好像是被上面的圖畫所吸引了。 而龍悅則是有些臉色發黑的問。 “張老師,你不是逗我吧,雖然我不知道《三字經》的具體內容是什么,在人界時還是有一定了解,這是一本兒童讀物吧?” 張風華把一只手放在了背后,清了清嗓子說。 “小悅說的沒錯,這的確是一本兒童讀物,但也是人族南國上下幾千年總結的教育經驗,告知我們萬事萬物的道理,可受益一生。” 稍微停頓了一下,張風華以朗誦的方式開口道。 “《三字經》中包括了人族南國傳統文化的文學歷史哲學天文地理人倫義理忠孝節義等等,而核心思想又包括了仁,義,誠,敬,孝。” 張風華奇特的音節吸引了三人的注意力,這時張風華又道。 “學好了這本書,對于你們今后教化一些未化形的族人,或者化形的族人都是非常有幫助的,所以你們說,為了你們族群今后的發展,你們應該好好學習《三字經》嗎?” 三人這時齊聲道:“應該!” 張風華見三人的反應不錯,順勢便說, “那接下來,我們將開始正式的學習《三字經》,每天我們學習八句,下面我讀一句,你們讀一句!” 張風華緩了緩,朗聲道 “獸之初,性本善。” 眾人:“獸之初,性本善。” 張風華點了點頭,心想我這句改的應該是不錯,又繼續下一句。 “性相近,習相遠。” 眾人:“性相近,習相遠。” 張風華念出了今天的最后一句。 “教五子,名俱揚。” 眾人:“教五子,名俱揚。” “好啦,今天的八句我們已經學習完畢了!”張風華如是說道。 這時龍悅問道。 “張老師,這八句是什么意思呢?” 張風華解釋道。 “這幾句的意思是,神獸或異獸出生的時候,稟性本身都是善良的。天性也都相差不多,只是后天所處的環境不同和所受教育不同,彼此的習性才形成了巨大的差別。” 張風華說完,緩了口氣接著又說。 “如果從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會變壞。為了使獸不變壞,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專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這時龍悅接話說, “人族的文化真是博大精神,這么短短的幾個字,就有這么深厚的意思,我現在越來越想學習人族的知識了!” 張風華有些感慨地說。 “是啊,知識的海洋是無窮無盡的,剛剛那些只是前四句的解釋,后面的四句則是通過詳細的例子來解釋如何教育子女才是正確的” 龍悅等人有些欽佩的聽著張風華的解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