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我自己帶著十萬大軍,就能征服整個印度,那里的土地絲毫不比大明小,人口也不比大明少,而且溫順容易統治,我給自己安個神靈頭銜,把我的部下描述成高種姓,他們會世世代代臣服我。如果不想這么麻煩,我帶著一萬大軍,也能征服倭國,然后他們同樣會世世代代臣服我。 甚至給我一千人去美洲登陸,我同樣可以創建一個不比大明小的龐大帝國。 想做皇帝? 很簡單,外面有的是地方,有的是人口可以給我征服。 我何必跟陛下搶?” 楊信說道。 “其實陛下當初也說過,富貴與你共之,若你真想要江浙,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陛下富有天下,還不至于舍不得兩省之地,但你如今所據之地已與太祖無異,難免會惹人猜疑,就算陛下相信你,但陛下也得面對悠悠眾口。 陛下之意封王可以。 左右南方如今已經是這樣,就算再想變回以前也不可能了。 更何況大同國那些人也得有個人鎮壓,江浙兩地士紳之前既然敢這么干,那以后備不住還得這么干,就讓你在南京鎮壓,封你一個郡王,以郡王總督南直隸及浙江軍政。 但以后江浙兩地賦稅不能少,無論田賦還是商稅,包括松江及寧波兩處海關,揚州的鹽稅等等,這些該多少還是得多少。 包括金花銀。 還有各處皇莊的都不能少。 兩地官員承制拜封有些過了,朝廷總得有個樣子,南京六部及其他那些都察院之類,包括五軍都督府統統撤銷,將南直隸一分為二,以應天巡撫轄區為江南布政使司,以鳳陽巡撫轄區為江北布政使司。兩地的巡撫,布政使,按察使這些還是要有的,都指揮使就不必了,至于府州縣的地方官員,這個由你自己定個名單,就算是你們聯名推薦,交給吏部任命即可。 另外還有就是三地的科舉。 這個還是得由各地學官負責,但所需費用由地方承擔。 你要知道,這一下子多少官員沒了職位,他們若都去京城,大爺我那里也養不起,這樣各地學官保留,他們這些人也有個地方安置。” 九千歲說道。 實際上就是天啟想在地方安插耳目。 巡撫,布政使之類是為了朝廷顏面,這樣可以說這三地還是朝廷的,各地學官打著科舉的名聲,團結起地方的士紳,無論楊信怎么分地,這些人頭頂上的功名還在,這樣也算朝廷在地方上有一定掌握。當然,也有可能是真的不想養著這么多閑人,這一下子得多少官員失業,光之前那些就已經把揚州的鹽稅,罰沒之類全吃光了。 接下來把剩下那些地方也給楊信,那已有的加上新增添的,光各類品官估計就得幾千人失業。 這些人怎么辦? 都是有品級的,都是有俸祿的,天啟不能當這個接盤俠。 這樣還能送出來一部分,別的不說,光各地學官就能送出幾百,然后剩下那些安置壓力還小點,而且以后隨著科舉繼續,肯定還有更多被生產出來,這些人塞到剩下那些地方肯定用不了。大明早就已經官滿為患,話說每年科舉可是足有五千人參加,就算以后可以減少舉人錄取數量,但至少現在是來不及,這些家伙都得消耗掉。 就讓他們到楊信這里就食。 “其實我倒是有個提議。” 楊信笑著說道。 “說來聽聽。”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