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四六章 海上拼刺刀-《大明之五好青年》
第(2/3)頁
至于楊信帶著這里的二十艘蜈蚣船,則從南丫島與香港島之間出擊,直沖那兩艘打頭的大艦。
擒賊先擒王。
先把他們的旗艦解決再說。
所有命令發出,楊都督以最快速度沖向山下,緊接著登上一艘蜈蚣船……
“進攻!”
他對著那些劃槳的疍民一招手吼道。
已經成為他死忠,狂信徒的疍民立刻劃動一支支長槳,細長的槳帆船在側向的海風和二十支長槳驅動下,借助珠江口退潮的海水,恍如電影中的古希臘海戰鏡頭般直沖向前,在他們后面另外十九艘同樣的蜈蚣船向前。二十艘蜈蚣船的船頭一支支火箭發射槽架起,由廣州禮花工匠制造的鐵皮火箭尾部同樣帶著長桿,一個個架在船頭滑軌上,恍如長矛般挑在半空。
這是他們的武器。
除此之外其他什么也沒有了。
每艘蜈蚣船一個滑軌,另外還有四枚備用火箭,全在船艙的暗格里。
他們的戰術就是全速靠近目標,一直靠近到二十丈,而且是二十艘蜈蚣船一組共同向前,然后在盡可能近的距離內,朝敵人的船帆發射火箭,這些火箭前面都帶著特制倒鉤,會在后面的推進劑驅動下撞上船帆并扎進去掛住,剩下的就聽天由命了。
總之發射完就跑。
備用火箭只是意思一下而已。
這東西肯定比不上康格里夫火箭,實際上射程才不到五百米,但卻制造極其容易,因為這時候明朝最不缺的就是各種火箭,甚至包括這樣鐵皮外殼的,就連射五百米以上的也有,明軍武器庫里有一堆亂七八糟的火箭,包括水師戰船上同樣也有。
楊信只是把這東西略作改進,同時提出了一種新戰術而已。
不過……
這個戰術需要士兵足夠勇敢。
他們得在六十米距離,面對敵人的炮火停下,點燃引信并等待這東西飛出。
而就在楊信的蜈蚣船隊進入東博寮海峽的時候,方儀鳳的水師船隊已經開始了沖鋒。
這支由上百艘戰艦組成的雜牌軍表現勇猛。
方儀鳳的部下是標準明軍水戰隊形,前面哨船帶小弗朗機,二線中船帶大弗朗機,兩個橫隊前后錯開,最終前方哨船,中間中船火力都能發揮,而中船后面是指揮官座船,這些已經在船首配紅夷大炮。一個陣型就是一個攻擊組合,總共四個這樣的攻擊陣型在海面一字排開,而陣型中間是配合作戰的疍民蜈蚣船,這些蜈蚣船仗著速度快轉眼超出前面。
雜牌們就這樣直沖敵人。
與此同時看到出擊命令的巡洋艦隊也全速向前。
這支艦隊同樣擺出戰列線,從荷蘭艦隊后方開始攻擊,緊接著就和最后面的一艘大型武裝商船交火,因為雙方之間距離還超過四百米,巡洋艦沒有使用短重炮,只是用九斤長炮和對手的十二磅長炮對轟
轉眼間這片拖在最后面的戰場反而成了最激烈的戰場。
明軍巡洋艦,荷蘭武裝商船,全都打開炮門,用一門門大炮相對噴射火焰。
硝煙在蔚藍色大海彌漫。
在炮彈交錯劃過的呼嘯中,大明水師迎來第一場戰列線對轟。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