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三一四章 戰爭這就開始了-《大明之五好青年》


    第(1/3)頁

    至于楊信的新稅法里面舶稅依然不變,但根據船上載的貨物種類進行不同程度的減免。

    糧食,馬匹,硫磺。

    這三樣全都享有減免舶稅的優待。

    但傳統的進口貨物如香料之類,這個仍舊必須根據貨值交稅。

    這個與舶稅無關,舶稅只是允許你靠港貿易,但你帶來的貨物該交稅還是得另外交稅的,而且稅率也不一樣,比如說帶著奇珍異寶來的,這個稅肯定就得重一些了,單純的胡椒可以低一些,至于空船只帶著銀子來的,這個就只交舶稅可以了。

    不過這些改革不會增加稅收。

    因為絕大多數歐洲商船其實都是空船來的。

    他們就算帶著貨也賣不出去,原本歷史上崇禎年間英國東印度公司第一批商船到廣州結果就是這樣,他們自己哀嘆什么也沒賣出,就是在這里扔出了七萬枚西班牙銀幣,而且還因為最初的沖突,繳納了兩千多兩銀子的賠償。這個時代的大明真沒有什么需要進口的,也就是些香料和硫磺,但這兩樣根本不可能填滿蜂擁而來的歐洲商船,還有同樣蜂擁而出的大明商船。

    最終這項稅收改革的結果,只是讓以后的歐洲商船全都改成大米壓艙,然后廉價的南洋大米涌入大明。

    繼而從這里北上。

    楊信會在這里以低廉的價格收購,然后直接海運遙遠的遼東。

    在那里他甚至可以賺十倍的差價。

    這里的大米就幾錢銀子,但遼東哪怕今年也依然是五兩,這個生意還是很有搞頭的。

    但對舶稅本身來說,不但不會增加,甚至有可能減少,畢竟都帶著大米壓艙的話舶稅會減的,如果有誰能帶著一船馬瓦里馬,那甚至他們的舶稅會直接免除的,所以這項改革不會增加舶稅。但楊信的目標本來也不是舶稅,他的稅法改革最重要是出口稅,而且是稅率驚人的出口稅,最大宗出口品蔗糖直接加稅到百分之十,棉麻布百分之二十,絲綢百分之三十,瓷器百分之五十……

    “叔父,這有點狠吧?”

    楊寰驚悚地說道。

    “你根本不知道這東西在歐洲是什么。”

    楊信拿起身邊一個明顯克拉克瓷風格的茶壺說道。

    “這對于我們來說,的確就是普通生活用品,但對于泰西人來說,這是寶貝,是可以拿來炫耀的奢侈品,是值得用黃金把它鑲嵌起來的。再說他們幾萬里歷經無數艱險跑來,會因為這點稅而回去嗎?百分之五十的稅率是一個很合理的出口稅,之所以定這樣的稅率,還是因為葡萄牙與荷蘭正在進行戰爭,荷蘭人會在海上搶劫或者打沉它。”

    他緊接著說道。

    “但咱們的商船也往外賣。”

    楊寰說道。

    “他們的稅率不一樣,他們的百分之四十,對于國內的商船必須鼓勵,但不能鼓勵得太狠。”

    楊信說道。

    鼓勵的太狠這幫家伙就直接做二道販子了。

    “但漳州那邊也在出口瓷器,這里就有不少那里運來的,月港同樣開港,這些瓷器很多都是景德鎮出的,甚至可以從寧波向外出口。”

    楊寰說道。

    “那就不是咱們的事情了。”

    楊信笑著說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