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三零四章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大明之五好青年》


    第(1/3)頁

    李倧是肯定要救的。

    匆忙返回京城的楊信,進宮和天啟打了個招呼后直接去了內閣。

    朝鮮的使者這時候還在舟山,因為是冬天,他們從木浦港起航后直接順風斜插寧波。

    求救的內容是當地官員五百里加急送來的。

    不過內容也有限。

    只知道李琿在野豬皮攻破漢城后,很快就扭扭捏捏地選擇投降,正式改成向野豬皮稱臣納貢,將包括平壤在內的平安道,咸鏡道獻上,另外每年貢獻大量的糧食,派自己的兒子去赫圖阿拉當人質,而他的軍隊尤其是水師,以后必須接受建奴的指揮,和建奴共同對明軍作戰。

    主要對付皮島的東江鎮水師。

    必須承認,朝鮮的水師還是有一定實力的。

    而李琿的選擇激怒了朝中的南方系大臣,畢竟以后向野豬皮貢獻的糧食肯定得由南方出,以順天也就是全羅南道人金鎏為首的南方大臣,干脆以大義號召拉攏一批少壯派搶出被軟禁的李倧,然后擁立李倧突襲剛剛返回漢城的李琿,并搶出同樣被軟禁的仁穆大妃試圖控制漢城。但逃出漢城的李琿迅速跑到開城叫了一批還沒撤走的建奴,后者一出現在漢城外面,李倧一幫就失去抵抗的勇氣,趕緊棄城南逃。

    就那么一直逃到全州。

    而全州,羅州等地官員迅速選擇倒向李倧。

    目前李倧就是靠著這一帶的軍隊支持,再加上部分反正南逃的水師和李琿隔著山區對峙。

    雙方已經多次發生交戰。

    不過野豬皮沒興趣管這個,他已經撤到平壤,將朝鮮北部的那些世家大族強行收編并且就像八旗一樣,給了他們綠旗作為標志,另外盔甲也是綠色,最終變成不屬于八旗,但也是大金軍隊的綠旗軍。

    “盔甲也是綠色的?”

    楊信興致勃勃地說道。

    “應該是吧?”

    孫承宗說道。

    這時候他已經入閣。

    而韓爌已經辭職,雖然皇帝陛下并沒有批準,他卻自己封印走人,大明朝官員經常這么干,上奏辭職,然后皇帝不準,然后把官印一封,自己飄然離去,韓爌也是這么干的。

    方從哲只能站最后一班崗,直到皇帝任命新的首輔。

    他不撐也得撐。

    因為明年的山東大地震還得他主持救濟。

    他就是主持上次山東饑荒救濟成名,有他和他的真正親信亓詩教,就足夠確保明年對山東的救濟正常進行。

    后者是齊黨首領。

    但內閣引入了孫承宗作為預備的首輔。

    直接做首輔有些過分了,孫承宗的資歷差太多,他是萬歷三十二年的進士,目前的閣臣都是萬歷十幾年或者二十年出頭的,所以先在內閣熬一下資歷,而且還是以兵部尚書兼大學士。雖然不是首輔,但實際上已經是內閣真正的實權人物,同樣也讓他的名聲進一步變壞,已經有人說他是靠獻媚閹黨才入閣,原本東林群賢認定的忠臣就這樣墮落。

    但他也沒辦法。

    說到底他終究是個北方人,而因為六藝考核事件,北方士紳已經感受到了閹黨熱情的召喚,開始向九千歲和楊信這個中心靠攏,盡管部分北方籍東林黨依舊在垂死掙扎,但也無法改變這個大的趨勢。

    尤其是陜西人徹底倒向了九千歲。

    目前陜西士林輿論正在急速轉折,甚至已經開始給九千歲唱贊歌。

    不得不說楊信的毒計還是很好使。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