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二八五章 手里捧著窩窩頭……-《大明之五好青年》


    第(3/3)頁

    “兩百二十斤,但還沒曬干。”

    方汀蘭說道。

    “去兩成水分,實際上也就是一百七十多斤。”

    楊信說道。

    這些玉米實際上已經半干,百分之二十的水分是正常的,這樣算起來哪怕用上他那套,這些玉米畝產也是很可憐,不過這是加了人為限制的,如果換到上田甚至上上田,那這個產量肯定會增加到兩百斤以上,甚至接近三百,但這樣的田就用不著種玉米,種水稻不是更好?哪怕種粟也能毛收兩百斤以上,而且這個產量是付出大量勞力科學管理之后的,如果粗放化種植,在這種中田估計也就一百斤甚至更低,這就基本上是清末北方玉米的畝產了。

    “那這還不如麥子啊!”

    許顯純好奇地說道。

    的確不如麥子,甚至不如粟,北方粟的產量一直是最高,其次是高粱,不過高粱種的較少,但粟是普遍種植,這東西在有水澆灌的上田,畝產最高甚至能達到兩石,不過這個數字是小冰河期過去的十全老狗期間。中國古代農民平均每人生產的糧食數量,在十全老狗時候是最高,這是專家們研究出來,但緊隨其后的卻是被罵慘了的萬歷時候。

    兩者幾乎相差無幾。

    但萬歷中后期氣候實際上已經開始了變化。

    “收完回頭還得接著種麥子!”

    和他比較熟悉的黃英說道。

    “兩熟?”

    許顯純愕然道。

    “那就不一樣了!”

    他緊接著說道。

    的確,玉米目前技術條件下的確產量不高,一百斤上下是普遍情況,這個產量甚至低于一季的小麥,雖然低的并不算多,但卻遠低于一季的粟子,但問題是它讓一熟變成了兩熟,冬小麥這樣的地一年產量也就一百,但加上玉米之后就成了每年穩收兩百多斤糧食了。

    而單季就算是種粟,這樣的地每年也就是一石以內。

    “這用種子還少!”

    黃英說道。

    的確,這是一個顯著的優勢。

    這樣實際上就是通過一年兩熟,讓原本的中田變上田,哪怕下田也不至于一年之內收三四斗了。

    當然,下田玉米產量會更低。

    可就算收個五十斤,那也一樣會讓下田變原本中田產量啊!

    而且楊信種這個本身就是試驗,他更主要是對種子進行改良,所以產量還是會繼續提高,總之這個以后是要盡量推廣,雖然地瓜產量更高,但那東西真不能當糧食,接下來天津那些田地全都改水稻和小麥輪種。

    “可這個怎么吃啊?”

    許顯純說道。

    “玉米茬子粥,玉米面餅子,摻上野菜的窩窩頭,對,以后詔獄的犯人就吃這個。”

    楊信說道。

    他耳畔悠揚的歌聲響起……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巫溪县| 元氏县| 公主岭市| 河池市| 同心县| 剑川县| 东平县| 涞源县| 武胜县| 绥化市| 桐庐县| 岗巴县| 惠安县| 江陵县| 本溪| 远安县| 南澳县| 庆元县| 平南县| 静宁县| 贡山| 古交市| 进贤县| 吉安市| 如皋市| 苗栗县| 礼泉县| 宁南县| 汝城县| 湛江市| 长丰县| 塘沽区| 长乐市| 漠河县| 玉屏| 香河县| 普格县| 新余市| 延川县| 闽清县| 鄂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