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劉縣尊,你不歡迎我嗎?” 楊信很不爽地說道。 “閣下何人?莫非衍圣公侍衛?請恕在下眼拙。” 劉縣令說道。 “很好,我記住你了!” 楊信說道。 “劉某四川萬縣人,萬歷四十七年進士,閣下可以記得更清楚些。” 劉知縣傲然說道。 “你知不知道你的同年孫傳庭,因為與楊某交情頗深,已經由知縣調入兵部擔任主事?” 楊信說道。 “劉某還不至于為一主事而折腰。” 劉知縣說道。 四周鄉紳們一片叫好。 楊信最終敗下陣來,從此一段佳話在士紳間流傳開。 緊接著在劉知縣恭迎下,衍圣公與豐城侯一行過蓮蓉橋進控江門,雖然沿途沒什么歡迎的百姓,但也不像常州一樣無數人大棒等候,甚至幾個迎接的老鄉紳對衍圣公還頗為禮貌。雖然明顯看得出帶著隱藏的鄙視,但至少表面上看人家還是很符合迎接衍圣公的標準,對李承祚同樣很禮貌,至于對楊信人家就全當沒有這個人,甚至都不屑于靠近,恍如一塊臭狗屎。 “詭異呀!” 楊信一邊看著無錫城內風景一邊自言自語著。 不得不說這里風景還是很好的,到處都是小橋流水。 “叔父,侄兒怎么有點心中不安啊。” 就連楊寰也有點心里發毛。 有之前在常州城的遭遇,他們同樣做好了這邊也是大棒相迎的準備,甚至楊信連發言稿都在路上寫好,不過他不敢保證會不會有用,畢竟他在常州做過一次了,東林群賢們肯定會采取相應對策。而且蕩寇軍同樣全都吃飽喝足,為了避免造成太大的傷亡,楊信又一人額外發了一根短棍,一旦遭遇百姓圍毆直接就上短棍,可以說精神抖擻準備一場惡戰。 但這是什么鬼? 不但沒有出現抵抗,反而還以禮相待? 哪怕明顯是應付的禮也是禮,哪怕只是縣令帶著幾個老鄉紳,也代表著無錫百姓迎接了他們。 “楊僉事,無錫城內人有點少,卑職此前來過幾次,這時候街上不說摩肩接踵也差不多,今日根本看不到幾個行人,就連兩旁商鋪都關著門,他們必然準備好了對付咱們。” 一名錦衣衛低聲說道。 楊信慶這時候才注意到那些店鋪真關著門。 “怕他個鳥,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東林書院在哪兒?” 楊信問道。 “東門里,進了門就是。” 那錦衣衛說道。 楊信點了點頭然后看著前面的衍圣公。 “衍圣公,時候不早了,咱們還是先辦正事吧!” 他說道。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