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一八二章 九千歲的誕生-《大明之五好青年》


    第(1/3)頁

    楊信到達南京的第一天,就這樣在堪稱雞飛狗跳中過去。

    東林群賢暫時休戰。

    畢竟他們也得研究該用什么手段來對付這個小瘋狗,不按套路出牌的對手總是讓人措手不及。

    他們過去的那些手段對這個人肯定沒用了。

    正所謂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他們最擅長的是規則,是利用規則在規則內整人,可當楊信擺明了根本不吃他們那一套的時候,他們真就得重新研究新的對策了。

    楊信沒興趣管這個。

    他和衍圣公一樣入住魏國公提供的園子,包括他帶進城的三百蕩寇軍士兵。

    但剩下的一千多暫時駐扎城外。

    常胤緒給出的解釋,是擔心這些人和本地百姓語言不通,進城后容易產生沖突,他得為城內穩定考慮,對此楊信表示了充分的理解。

    反正只是不準全副武裝列隊進城而已,回頭換上便裝一樣進來,至于武器就是公然裝車運進來,常胤緒還能阻攔是怎么著?這些武器又不是民間禁止的,別說是這些士兵,就是普通老百姓扛著桿三股叉進城,守門士兵也不會阻攔,街頭賣藝的一大堆刀槍劍戟呢。

    總之他對這個南京守備的權威表示尊重。

    畢竟也是常遇春后代。

    常家兩個國公沒傳下來,他倆兒子一個因罪被廢一個為建文血戰到底,當然,也有說涉藍玉案而死,不過明史對此類記載錯誤還是不少的,比如孫興祖明史記載洪武三年戰死,但現代發現了孫家保存的祖上官誥記載,人家洪武二十三年才病死。

    常家的懷遠侯是后來另外封的。

    這是常升一支的后代,不過一樣也有鐵券。

    原本歷史上南京淪陷后,唯一一個沒有投降建奴,而是帶著妻女種菜終老的勛貴常延齡就是常胤緒的孫子。

    這時候也已經成年,也是南京錦衣衛籍。

    南京也有錦衣衛。

    指揮使,指揮同知,僉事之類世襲官員一應俱全,只不過這里就是純粹的養老院了,全都是各家勛貴子弟還有就是歸化的四夷酋長后代。

    這些人沒什么權力,就是混工資的擺設而已。

    南京的權力核心就是三個人,守備,守備太監,參贊文臣,最初并不限于哪個尚書,但后來變成南京兵部尚書專職,整個南京實際就是勛貴武臣,太監,文官,這三個人說了算。

    而葉茂才和其他那些犯人,包括被抓的海盜,統統都被關進城外的蕩寇軍駐地,那里是南京織造所屬的一處豪宅,一千兩百蕩寇軍駐扎看管那些犯人,他們的開銷由南京守備太監和織造府承擔。這些人也是皇帝直屬的蕩寇軍,豈能由楊僉事自己掏腰包養活,不但駐扎期間吃喝玩樂都由南京太監團負責,包括之前楊信花的也一樣……

    “楊僉事,您要是不收,那可就真不把我當兄弟了!”

    李實很嚴肅地說。

    他手中拿著的是一沓總計五萬兩的會票,隨時可以到城內的一處錢莊支取。

    “這,這怎么使得!”

    楊信笑著說。

    當然,這銀子肯定是要接的。

    接過會票的他,不無惋惜地看著旁邊床上躺著的高涌……

    “在京城就聽說高千歲德高望重,原本想著能來多聆聽教誨,不想千歲又突然中風,這都是楊某之過,好在千歲吉人天相,想來很快會好的。在千歲康復之前,這南京的事情還得李公公多操心,京城那邊楊某一封信而已,說起來咱們都是自己人。”

    他說道。

    南京守備太監就是稱千歲的。

    這幾乎是一種慣例,這種稱呼說違制就是違制,說不違制也就不違制,反正沒有明確的規定,除了萬歲之外其他都只是一種獻媚的尊稱,別說是在民間和太監中,就是文官見了一般也恭維聲千歲。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五家渠市| 旬邑县| 营口市| 洪湖市| 嘉兴市| 天柱县| 东平县| 城市| 湘潭县| 壶关县| 确山县| 安达市| 金湖县| 沈丘县| 沁阳市| 镇原县| 温泉县| 呼伦贝尔市| 高雄市| 泰兴市| 基隆市| 平安县| 搜索| 保定市| 巴彦县| 太康县| 会同县| 临朐县| 云和县| 永嘉县| 搜索| 城固县| 马龙县| 乐昌市| 新沂市| 望城县| 镇沅| 马山县| 睢宁县| 渑池县| 沙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