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周遇吉-《大明之五好青年》
第(1/3)頁
錦州。
“備馬!”
酒足飯飽的楊信,剔著牙走出了飯館,旁邊伙計趕緊滿臉堆笑地把馬給他牽了過來,楊信隨手扔給他一點碎銀子,在后者忙不迭地感謝聲中,踏著上馬石上馬。
“駕!”
他猛然催馬向前。
“閃開,別擋路!”
一聲呵斥立刻傳來。
他愕然轉頭,就看見數十騎正從東狂奔而來。
中間一個青袍文官,旁若無人地看著前方的雞飛狗跳,很顯然已經習慣了這種風格。路上一個挎著籃子賣桃的小孩剛想往一旁躲,卻因為剛下過雨的地上泥水滑倒,籃子里的桃子全都灑在地上,他本能般去撿。但這時候前導的騎兵已經到了身后,那騎兵也是一驚,在怒罵中急忙勒住馬,那馬嘶鳴一聲停住,但卻因為慣性急速向前滑行……
楊信縱身躍起閃電般向前,一下子掠過那嚇傻的小孩,伸手抓住了那馬的右耳朵。
他大吼一聲猛然向下拽。
然而就在這一刻,仿佛他吼聲的回音般,同樣吼聲在另一邊響起,同樣的一只手也出現在這匹馬的左耳朵上,就像演練好一樣,伴隨著他下拽的動作,那只手也在下拽。楊信愕然地看著對面那張年輕的面孔,后者也在愕然地看著他,但他倆的狂暴動作卻讓這匹馬一頭扎向地面,緊接著屁股向上整個倒翻起來,馬背上騎兵瞬間被甩出去。不過好在這匹馬沒有真得倒翻過去,但它的腦袋距離那小孩也已經不足半米,那小孩茫然地看著突然出現面前的馬腦袋,頭頂那名被甩出的騎兵驚叫著飛過,隔著馬頭的楊信和那年輕人四目相對……
楊信一晃腦袋清醒過來。
“大膽,那里來的狂徒,竟敢傷害官兵!”
怒喝緊接著響起。
那年輕人也瞬間清醒,有些惶恐地看著地上的馬,這匹馬已經徹底廢了,馬腿都因為他倆的狂暴動作而折斷,那名騎兵摔的也不輕,正躺在路上的泥水中慘叫。
不過也幸虧這些泥水。
剛下過雨的地面終究不是干得就跟石頭一樣的,否則這一下他真得摔斷肋骨。
楊信轉頭看著怒喝的人。
這是這支隊騎兵的軍官,身上穿著鎖子甲,實際上這時候明軍騎兵普遍喜歡穿這個,畢竟夏天不可能穿棉甲。整個明朝期間關外明軍的主要對手其實就是蒙古人,而后者基本上就是輕騎兵,同樣明軍為了適應草原追逐戰,也逐漸變成了快馬輕弓利刀的輕騎兵。
這套體系對付蒙古騎兵很好用。
明朝后期那些邊鎮將領就喜歡這樣帶著精銳家奴軍輕騎突襲,他們和蒙古人打得有聲有色,比如李如松這樣的,這也是對付蒙古牧民的最好辦法。但問題是這套體系對上重甲重箭盾車的八旗重步兵就不行了,明軍輕弓射出的箭很難穿透八旗步兵的重甲,相反后者的硬弓重箭可以輕松穿透明軍的輕甲。
同樣蒙古騎兵對上八旗其實也是輸得一塌糊涂。
他們的問題和明軍一樣,都是過于輕騎兵化,反而失去了對抗結陣重步兵的能力。如果拋開后期建奴獲得大炮的因素,重新把明軍換成冷兵器時代如宋軍一樣的重步兵,或者蒙古人換成西征時候的重騎兵,對上建奴反而不會像現在這樣被動。
當然,現在已經不需要了。
都火器時代了,直接上大炮比什么都簡單。
“這位將軍,你好大的官威啊!”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太康县|
潮州市|
天津市|
河曲县|
江川县|
夏邑县|
敦煌市|
平果县|
云林县|
阳东县|
肃宁县|
张家界市|
涟水县|
融水|
内江市|
福海县|
龙口市|
鹤庆县|
海城市|
常德市|
武威市|
大安市|
柘荣县|
金平|
沿河|
抚顺县|
西乌|
朝阳县|
巴马|
丹巴县|
纳雍县|
石渠县|
南京市|
潞城市|
唐山市|
手游|
芒康县|
石台县|
新蔡县|
搜索|
延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