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黃鎮說道。 “不去還能怎樣?” 楊信說道。 “一走了之而已,只要出了這京城就沒人拿你怎么樣,從三角淀到白洋淀廣袤幾百里水網,究竟有多少該砍頭的恐怕只有天知道,更何況還有茫茫太行山,咱們大明朝城里面才是官府的,城外邊就天大地大了!” 黃鎮說道。 很顯然這就是刁民的典范了。 他絲毫沒把什么法律當回事,而事實也的確如此,經歷上次天津的事情,楊信如今也明白了,大明朝別說天高皇帝遠的地方,就是天津這樣離京城兩百里的地方,都已經不是法律能真正覆蓋的了。如果像黃鎮所說跑路然后去三角淀一帶水網,或者去太行山區,那真是可以逍遙快活,直接把王法當臭狗屎的。 “但我能讓她弟弟拜在方閣老的大哥門下為弟子呢?” 楊信指著黃英說。 黃鎮那眼睛瞬間就瞪大了。 “那咱們就去遼東走一趟,我也是快五十的人了,好歹祖上也是跟著太祖皇帝驅逐韃虜的,也算精忠報國一回了!” 緊接著他一拍桌子帶著凜然正氣說道。 “您也去?” 楊信疑惑地說。 “去,這私鹽生意做不成了,你一下子得罪這么多人,再做私鹽生意豈不是自尋死路?御史豈是好惹的,那些監生不乏順天府的,只要他們盯上了咱們,就是雞蛋里也能挑出骨頭,更何況咱們還自己再做這殺頭的買賣?只要咱們有一絲犯法的,他們就會毫不客氣地下手,既然如此那就得另謀出路,你如今結識這么多的貴人,只要能渡過這一劫,那以后少不了飛黃騰達!” 黃鎮說道。 “這倒也是!” 楊信點了點頭說。 黃鎮的意思很明確,以后他們就跟著他混了,他如果能渡過此劫,就憑和皇長孫這些人的交情,那也絕對能謀個一官半職,他們就是他的親信了,這豈不是比販私鹽強? 所以關鍵就是幫他渡過這一劫。 當然,主要是黃鎮知道自己兒子可以拜在方大先生門下,這個前途已經有保障,那就必須得為兒子前途考慮。無論去遼東結果如何,都能確保兒子的背景清白,相反跑路的話就是毀了兒子的前程,楊信一跑那方大先生當然不可能再收他兒子。說到底對于黃鎮來說,兒子就是一切,這對一個這時代的人來說很正常,只要能讓家族由庶晉級士,那完全是可以不擇手段的。需要犯罪就犯罪,需要冒死就冒死,需要卑躬屈膝他們同樣也會毫不猶豫,士庶兩個字代表的是兩個世界,哪怕僅僅考中秀才,也代表著階級的提升。 不過黃英肯定不能跟著,她得緊接著回去找她弟弟,然后楊信會跟方汀蘭說好。 反正后者已經答應了。 說話間九千歲推開門,楊信隨即起身一起出去,然后就看見院子里一輛馬車停著,車上是一柄造型夸張的巨型關刀…… “一百二十斤!”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