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四十一章 默哀三秒鐘-《大明之五好青年》


    第(1/3)頁

    “會見汝在荊棘中耳!”

    這句喊聲讓后面的孫傳庭和陳于階全都變了臉色……

    “楊兄危言聳聽了吧?”

    孫傳庭說道。

    “危言聳聽嗎?打仗就要錢,要錢就得加稅,既然士紳不能加稅甚至還會偷稅漏稅,那么向誰加稅?向他這種富商嗎?他舅舅是左贊善,他是生員,他家族姻親全是豪強,向他們加稅恐怕也很難,一個與民爭利就足以讓皇帝頭疼。更何況這種有錢人都在官場有人脈,東林黨是什么?不就是他們支持的嗎?朝廷的黨爭本質上是什么?不就是地主和商人兩大集團的斗爭?礦監稅監為何民怨沸騰?那個民是誰?難道是我這樣既沒有土地也沒有商號的庶民?我身上又沒有值得他們下手的。

    他才是那個民!”

    楊信指著陳于階說道。

    后者一臉尷尬地搖著他的折扇。

    “地主士紳動不了,工商業士紳也不好惹,最后誰好欺負?土里刨食的農民唄!”

    楊信說道。

    孫傳庭倒是若有所思。

    “但農民真那么好欺負,太祖豈非農民?”

    楊信說道。

    “孫某已明白楊兄的意思,你認為大明并不公平,士紳掌握著土地卻不交稅,商人掌握著財富同樣不交稅,最終只有最窮的農民在交稅,這樣的確不公平。但朝廷官員都是和士紳商人勾結在一起的,不可能改變這種不公平,而建奴為患必然會迫使朝廷增加稅收。

    事實上已經增加了。

    去年就加了遼餉,每畝地加三厘半。

    你認為這種不公平,最終會毀掉大明,使大明重蹈歷代覆轍。

    但事實上這并未改變大明盛世,京城糧價略有上漲,卻依然未超過一兩,山東的饑荒也已過去,運河上一艘艘漕船依然滿載糧食而來。而建奴亦不過疥癬之疾,雖楊鎬失策致使兵敗遼東,但建奴還能如何?難道他們還能奪取沈陽甚至遼陽?大明丟掉的,不過是區區一個撫順關而已,建奴也不過是僅僅在遼東邊墻上打開一道口子,而沈陽城依舊屹立。熊經略即將赴遼東,各地精兵猛將亦在增援遼東,建奴無非幾萬兵馬,如何可敵大明傾國之力?遼東一旦平定,就連遼餉亦撤銷。

    百姓雖說不上過得富庶,但衣食依舊無憂!

    那么為何要改變?

    人總有貧富之分,貴賤之別,與其糾纏于公平,還不如奮力向上讓自己成為人上人。

    孫某可以憑借讀書成功,陳兄可以憑借經商致富,那么為何別人就必須要我們和他們平等,那我們辛苦讀書經商為何?楊兄既然要公平,那么讓我們這些你所說的成功人士與庶民一樣,那對我們是否公平?至于士紳不交稅不對,可他們為朝廷控制地方,沒有士紳難道就讓一個知縣管百里之地?大明的地方安寧需要靠他們,商人的確在想方設法不交稅,可逐利乃是其本性,需要的只是朝廷如何管理。

    但無論士紳還是商人,都未曾傷害大明盛世。

    百姓依舊可以溫飽,未見土崩之禍,建奴邊患亦不至使胡塵再染中原,那么何來會見汝在荊棘中耳?”

    孫傳庭說道。

    就在這時候,外面一片哭喊。

    他們三個急忙起身,湊到窗口向外望去,就看見城門處無數拖家帶口的百姓伴著哭喊聲涌入,他們絕大多數都兩手空空,甚至還有很多連衣服都不齊,就像海嘯沖進海濱商業區的垃圾般瞬間毀掉了城內的繁華盛世,而且絕大多數看起來都餓了很久,見人就哭著跪求施舍……

    “出了何事?”

    孫傳庭向樓下一個走出去的伙計喊道。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台州市| 鸡西市| 勃利县| 祁门县| 林甸县| 合江县| 南部县| 门源| 兰溪市| 山丹县| 萍乡市| 德庆县| 神木县| 二手房| 江源县| 赣榆县| 微山县| 灵山县| 陆良县| 五家渠市| 壶关县| 文水县| 中西区| 朝阳区| 乐东| 新闻| 乌鲁木齐县| 磐石市| 奈曼旗| 昌黎县| 揭阳市| 垦利县| 新民市| 布尔津县| 南充市| 沙河市| 内黄县| 濮阳市| 拉孜县| 咸丰县| 天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