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史料里還真沒聽說過有疑似墨家子弟的記錄。” 方勁松的話引發了幾個老頭的共鳴。 墨家和鬼谷都是神州最神秘的兩個宗門,關于他們的傳說三天三夜都講不完。 黃冠養又被金鋒的話噎得不輕,干笑兩聲,不再顯擺。 車隊很快抵達三蘇城,當地的車隊接上帶路,直驅那條最著名的河流。 “石龍對石虎,金銀萬萬五。誰能識得破,買盡錦城府。” 這句詩流傳了四百年,說的就是大西皇帝張獻忠的沉船寶藏。 昨晚上黃冠養與方勁松攛掇覃允華對金鋒耍陰謀,目的就是這個。 二十個字的尋銀訣在這一帶流傳了許多年。 其實早在很多年前就有人在龍江口山上發現了一頭石龍,根據尋銀決的提示還有當地的一些傳說、以及地方志的記載,有關部門早就確定了江口沉銀的大致范圍。 事前當地就組織過幾次不同區域的打撈,也出水了些黑銀餅子、銀錠、銅錢、金器一類的東西。 前幾年當地的村民也在無意中挖出了張獻忠的金冊、金器和金印好些個很重要的文物。 那金印被幾次倒賣之后從原來的十萬翻了八十倍,落到另一個人手里,后來被逮了。 這些都是爆出來過的。 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遇見枯水季節,也撈出來過一些東西,結果現場就被哄搶干凈,追剿了好些東西回來,大都是銀餅子和銀錠。 據覃允華說,現在很多收藏級大咖手里都有西王賞功大金幣和銀幣,多半也是從這里非法出去的。 再往前,就到了抗戰的時候,為了籌措軍餉,當時的軍政府也組織人挖過,據說收效甚微。 別說張獻忠的嗜殺,也別說他的是非功過,就論他留在這里的寶藏,這幾百年來,真的養活了很多人。 再往前推,那就是滿清了。 滿清朝的皇帝,那是絕對不會放過張獻忠這條老狗的。 從張獻忠起事到他學習杜十娘怒沉百寶箱,搜刮了半個大明江山的所有積蓄,巴山蜀水十室九空。 積累積起來那得是多少的財富。 幾百上千艘船只的金銀珠寶盡沉江底,是個人都得紅眼。 根據本地地方志的記載,在乾隆皇帝的時候,當時的知府為了滿足乾隆皇帝窮奢極欲的胃口,組織了大批水耗子下水打撈張獻忠的寶藏,希望能找到一些個稀罕物件獻禮給乾隆。 具體有沒有找到?找到了什么?地方志卻是沒有記錄。 四百年來,無數次的尋寶打撈,直到現在。 今年考古發掘得到批準以后,截留大江,搞出一大塊整整上萬平米點區域,也出土了好些個一二級的文物,國寶級的到現在卻沒見著。 這就是,幾個老頭帶金鋒來這里的目的。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