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武松陳述完畢,常奕平緩緩道“武松對上述供詞可有變更?” 武松忙道“上述皆乃肺腑之言,如有欺瞞,武松不得好死,愿受國法嚴懲!” 常奕平揮了揮手,旁邊的公案人員立即送上記錄好的供詞,讓武松簽字畫押。 武松接過供詞,一字一字仔仔細細看了個清楚,確信絕無錯記漏記后便低頭簽字并按了手印。 武松正準備長出一口氣,突然感覺事情不對,他抬起頭,發現公堂上縣令一派之人都在看著自己發笑,那眼神好像在看一個傻 逼。 武松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每個環節自己都考慮到了,凡是有疑點的地方都處理的天衣無縫,從頭到尾的證據也都偽造好了,不可能出紕漏啊! 常奕平笑著揮了揮手,公案人員給武松遞上了兩張文書,武松接過仔細一看,當即萬念俱灰,發現自己確實是一個傻 逼! 兩張文書上的內容與本案毫無關系,第一張是三天前由縣尉縣令聯合簽發的一張通緝令,被通緝之人與本案風馬牛不相及。第二張是武大郎早年間在當地官府注冊賣炊餅時備份的文書,上面有武大郎的親手畫押。 但!關鍵之處在于這份通緝令邊緣的空白處有一個并不顯眼的拇指印,這個拇指印與那份賣炊餅文書上武大郎的畫押手印完全一致! 文書是三天前新發的公文,上面有明確的時間,武大郎的手印能留在上面證明三天前武大郎還活著,就算死了,至少尸體也是能按指印的狀態,而武松由于余則成自殺時的死狀十分慘烈,所以便給尸體灌毒后一把火燒了個干凈,在供詞時把武大郎的死亡日期往前推了兩天,以尸體不宜再放為由自行火化了武大郎的尸體。 那么,一具兩天前就被燒成灰的人如何能在兩天后的新鮮公文上留下指印呢?答案只能是武松在說謊。 這是眾目睽睽之下不可逆轉的證據! …… 余則成在事發的當晚攜帶通奸文書去衙門,其本意就不是把文書給縣令,因為武松勢大且聰慧,難保不會想出針對那份文書的策略,而且西門慶已死,少了推波助瀾之人,就算通奸文書暴露,也未必可以奈何武松。 西門慶已死,要修正水滸的時間線,除了要打掉武松的勢力,讓其被衙門押送東平府審判外,接下來還得再死兩個劇本人物,其一是潘金蓮,其二便是余則成自己,也就是武大郎。 至此,水滸世界的時間線才算修復完畢,接下來的劇情才能回到正軌,才算是達成“破局”的支線任務,這在余則成理順劇情,支線任務的延伸任務出現后就有了提示,余則成當時的意識里出現的那幅畫面中,“生存”一項被抹去便是提示他不需要再執著于生存,只要破局即可。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