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張小可和江青華頓時心領神會。 “解老師,這件事我也有體會的,十分理解。”江青華扶了扶頭發,遠遠點頭道,“這個問題好辦,您提供一些樣本,我們一小時內就可以完成菌群分析,并給出對抗策略。” “不不不……反了。”解其紛連連擺手,“這部分產品很多,那個誰……實際上在三年前就去除了這個問題……但是……” 他說著有些害羞,又有些苦惱地搖了搖頭。 “你們能體會嗎……” “突然,就沒內味兒了。” “生活,各種意義上的生活,就突然很平淡。” “我母親都覺得家里少了點什么。” “所以……”他說著認真抬頭,“有什么辦法,能讓那個回來么?” “哇!”張小可驚道,“那這可是個大工程了……” “菌群而已。”莫念立刻抬手,“給我樣本,明天就給你造出來。” “問題是沒有樣本了……” “襪子呢?”江青華追問道。 “這個可以找找……” “希望不大啊……”史洋琢磨片刻,眼兒一亮,“這樣好了,我制造出100種截然不同的味道,您一個個聞,告訴我哪個最對味兒,我交給莫念他們制造菌落。” “會不會很辛苦啊?” “唉!我就好這口!” 就這樣,這次討論最終確定的課題為—— 【關于定向培養菌落并感染到人類皮層的技術】 又名。 【找回最初的味道。】 …… 另一邊,深空觀測中心門前。 一輛大號的膠囊車終于出現了。 膠囊車的發明,在氣動力學似乎是一種退步,但這并不影響它在五年之內成為市場主流。 隨著全新的動力技術與儲電技術的普及,汽車能源不再是一項昂貴的消耗,甚至近乎成為了免費服務。 同時,隨著智能駕駛技術的飛躍,人類不僅無須再浪費精力在駕駛上,甚至連剎車和加減速都可以很少,坐在汽車內雖談不上如履平地,但也與臥室差不太多了。 舒適性逐漸成為了最大的需求。 而膠囊車,則是將汽車變成臥室的那個產品。 可以躺在里面睡覺,可以看電影,可以學習,如果想的話,甚至可以蹦迪。 而眼前駛來的這輛膠囊車,明顯是個加大款,從寬度上來說,足夠可以擺下一張舒適的雙人床。 “來了……” “這次真的來了。” 中心門口的眾人不禁挺直了身子。 看著車子微弱的搖晃…… 雖然想入非非很不對…… 不過…… 這要是車到了還沒完事兒可就尷尬了啊! “嗡——” 低沉的電磁音中,車子停穩。 隨著前排車門滑開。 一個靈活的胖子第一時間跳了下來。 非常認真努力地,對著空氣清空現場,避免人群擁上。 出現了! 司機劉新! 說起這件事就有些尷尬了。 劉新的戎旅生涯過后,來到科學院門前,想投一份簡歷的時候。 這個城市,已經沒有司機這個職業了…… 但李崢還是請他來當司機,并且選擇了有獨立前排的車子,讓他有個單獨坐著的地方。 劉新也只好自詡兵王,進行安保工作。 為了證明自己存在的意義,他每次都不得不像現在這樣,對著空氣清空現場。 用老安保的目光掃場一周后,他才探頭進去。 “安全。” 李崢這才率先下車,隨后扶著林逾靜下來。 大家可以清楚地看到。 林逾靜此時目光游離,第一時間就擁住了李崢的胳膊。 一點也不叫囂,是下位態! 而李崢,則快速系上襯衫最上面的扣子,擦了把嘴。 全場恨恨。 太明顯了啊! 十幾分鐘后,一行人已經站在了猛犸操控倉前。 中心的一個小姑娘,像是念稿子一樣保持著微笑介紹道。 “感謝各位領導蒞臨參觀,指導工作。” “這里,就是我們遠程操控猛犸探測器的艙室了。” “在蒲公英母星的種子中,有10個探測器是特別的,我們稱之為猛犸。” “通過最前沿的量子通訊技術與虛擬現實技術,我們的航天員不再需要親臨現場,只需要在眼前的艙室內佩戴上專業設備,便可操控遠在深空的探測器。” “其身臨其境的效果,不僅提升了探測的多元角度,還極具人文精……” “知道了知道了。”李崢實在忍無可忍抬手道,“這些指標都是我下的……” 李崢話罷轉望眾人:“老陳、杜兄,還有這位……這位主任,諸位辛苦了,我真的只是隨便來轉轉,也不知誰搞的這么興師動眾。” “我就說么。”陳鴻兵雙掌一拍,沖眾人道,“行了,他們玩吧,咱們該散的散了。” 杜松濤緊跟著提醒道:“猛犸數量不多,操縱千萬小心啊,出了問題……是要被罵的。” “哦?”李崢抬眉道,“好久沒人罵過我了。” “呃……”中心主任慌張擦汗,“這些都是您的杰作,你就算命令猛犸沖向木星的風暴眼……那也是在科學實驗……” “哈哈哈。”李崢大笑道,“我有分寸,大家辛苦了,回頭聊回頭聊。”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