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消失了。 隨著新年鐘聲的敲響,李崢和林逾靜好像從薊大的校園消失了。 電話不通,微信不回,只與班長留下一句【最近忙,請一段時間假】。 缺課3天后,輔導員忍無可忍,找到了403宿舍。 在陽臺上,他遇到了缺課四個月的屠夷寇。 屠夷寇默默塞了輔導員一根香煙,而后繼續仰靠在陽臺躺椅上,雙手互塞進羽絨服兩端的袖口:“是自由,他們自由了。” 在《生物物理》的教室外,輔導員拉住了正要去上課的莫念。 “3天而已。”莫念搖著頭拍了拍輔導員,“有一次我一路向東,到海邊取些藻類,回來的時候已經過了三十天了,沒什么大不了的,只是突然想來一段心靈之旅。” “不對啊,念哥。”楊軍在旁撓頭道,“我記得你說那一次,是一路向東,艸到了海邊再往回……” “軍……有的時候,人更愿意接受唯美隱約的表達……” 在學生會活動室,輔導員找到了常刻晴。 “一定是躲在哪里偷偷結對學習。”常刻晴的指甲掐著桌角道,“只能是這樣……” 在動漫社,輔導員看到了被一群coser姐姐圍著,不斷任人蹂躪打扮的林茉茗。 “老師救我出去……她們說有無限甜點我就來了……快,救我出去!” 最終,輔導員只好撥通了李毅的電話。 “逃課啊……誰不逃課呢,考試好就行了吧……誒誒,那邊催我下刀了,回頭聊啊……” 輔導員感覺這個人很不靠譜,又撥通了安寧的電話。 “我已經調到老干局這邊了,有事去找現任領導。” 至于物院那邊,公開場合已無人再主動說起這事,只有偶爾私下才會聊幾句。 “廢了……這兩個人廢了……應該是受不了解其紛被調走,追到現在的工作單位硬要繼續進行所謂的研究了吧……” “唉,好好的苗子……現在回過頭來想想,太早發《science》,也未必是件好事啊。” “是啊,還是太年輕了,一篇cns就膨脹到要統一萬物了……” “他們還不知道,大多數人一輩子也只有一篇cns罷了……” 熟悉內情的人多少還會有些惋惜。 而那些捕風捉影的人,反而非常興奮。 “我早就說了,李崢他們的那個什么電鏡,純粹就是運氣好,外加關系硬。” “你看知乎沒,上面說李崢他媽是科技部大佬,跟化院走得很近,外加李崢也跟史洋熟,里外里一應,剛好拿這個課題投桃報李。” “送個一作,以小博大?周毅很可以啊!” …… “就知道炒,越炒涼的越快,剛開學的時候什么‘薊大雙子星’多牛逼啊,又是《science》又是科學發明,現在不全啞火了?” “得了,一年能出一篇論文就不錯了,我倒覺得靜神比較可惜……啥都沒有呢就直接啞了……想當年她也是李崢之上的神上神啊。” “還好queen沒參與進去……” “queen是最慘的好么,她為了李崢……棄了楚佑華……” “怎么想的……” “現在再看,李崢第一篇論文不也是東湊西湊,各種強援搞出來的么?他的真實實力不太好說,忽悠人是真的狠,連楚佑華的人都能拉過來。” …… 物院行政樓,副院長劉奇放下了電話,沖對面的隋淼搖了搖頭。 “解其紛連報到都沒報到,直接就開始請病假了。” “……”隋淼倒抽了一口涼氣,低頭良久才嘆道,“李崢那邊我也聯系不上……看來他們真的在哪里繼續著……” “就這樣吧。”劉奇擺了擺手道,“至少今后,解其紛沒機會再接觸學生了。早該這樣的,還是鐘院長太心軟了,隋淼你也不要太自責,我們盡力了。” “還沒有……”隋淼抓著頭道,“李崢最后問我,能不能適當給一些二維材料的研究資源……” “都說了不要再提這個了。”劉奇皺眉道,“這是拿科研當兒戲,那些都是最前沿的國家級重點實驗室,他說要就給?簡直荒唐!至少也該拿出誠意,把成果拿出來討論討論么。” “那如果他拿出來,會有人真的討論么?”隋淼使勁搖著頭道,“我覺得還有機會,這樣,我厚著臉皮去要一下,看看他們到底有沒有什么說法,然后咱們再組織討論……” “李崢到底怎么你了?兩個本科生加一個解其紛,讓我們這么多忙得沒日沒夜的教授去討論那個?你認真的?” “……” “隋淼,你最近有點魔怔了,這不是你的錯,沒人做錯,這些事應該是英培操心的,不要再給自己攬責任了。”劉奇擺了擺手道,“這段時間有很多總結、考核工作,先把自己的事忙了吧。” “嗯……” 隋淼垂著頭離開了辦公室,高大的身影此時已再無半分氣勢。 “但愿……都會好吧。” …… 照理說這件事情慢慢該過去了,但隨著李崢、靜靜消失時間的延長,各種傳說卻反而愈演愈烈,恨不得真的要編出一套《物院伏地魔之量子魂器》了。 校內,李崢卷著歸見風跌落神壇。 就連校外的媒體上,風向也產生了詭異的變化。 雖然這類“學術明星”只是個小眾話題,一個cns作者怎么也不該有太大的名氣,但這方面的文章和說法卻莫名多了起來。 這還要感謝那些捕風捉影的素材,只需要串起來再稍作腦補,再加個“利益相關,匿了”,“坐標薊大,跟李崢他們聊過幾次”之類的開頭,有些事情一下子就變得有血有肉了—— 【比資本家族更可怕的是學閥——解密當代學霸家族的關系網】 【什么叫包裝?航天鍍一桶金。什么叫人設?大佬賜個一作。】 【量子領軍人楚佑華早就看出李崢不行】 隨著風向的詭異扭轉,就連曾經貨真價實的競賽竟也立不住了。 【早就說了,國內學科競賽50%都在舞弊。】 【稍微動腦子想想,一個人類有可能拿五科金牌嗎?】 【我一開始就提了,李崢作為一個拿了這么多國內競賽冠軍的人,但凡去個ipho、imo,那金牌不都是白給嗎?結果竟然一個國際比賽都沒參加,到底是不想去還是不敢去?你們自己品吧。】 【學霸李某:“媽,下個月就要ipho了,帶標答的真題來一份,哦不,兩份。”】 【司長媽媽:“兒子,這個我真要不來……”】 【學霸李某:“那我倆去了ipho豈不是會露陷?”】 【司長媽媽(深思熟慮一番):“有了,你們去造火箭吧,那樣就可以名正言順不去了。”】 【李崢(標準瞪眼):“妙啊!”】 這甚至都不是最夸張的,有人甚至連李崢的初中和高一成績都挖了出來。 只能說時間真的太多了。 又或許是錢給的太到位了吧。 …… 日子一天天過去,即便風言風語傳到這種程度,李崢、林逾靜卻仍未出現,順道連歸見風也給拐走了。 轉眼已是期末考試。 當大家都以為這幾位曠考已成定局的時候,他們卻又忽然出現了。 畢竟是李崢,天塌了也不能錯過考試。 不過無論是李崢、林逾靜還是歸見風,他們都十分準時地在開考十分鐘后入場,并在一小時內離場,而后又再次消失不見。 就像暗物質一樣,你平常根本看不到他,只能用考試逼出來。 這樣的奇妙現象一直持續到了考試季的最后一天清晨。 最先發現這一切的是物院一位名為陸陽的寸頭碩士,他在頭一天就完成了這學期最后一門考試,但他并沒有解放,而是一如既往,懷著沉重的心情來到了凝聚態研究所。 很多人上班的第一時間會刷一下微博,刷一下b站。 但陸陽不同,他很牛逼,他刷nature和science。 這兩本頂級期刊的官網上,幾乎每天都會更新先發版的論文,這些論文都是確定要在正刊發表的,在此先發就像是一種占坑儀式,畢竟“校對、印刷”這些流程也是以周計的,萬一這段時間出現搶發一類的事情就很惡心了。 畢竟科研成果這種事,誰先發就是誰的,一周之差幾年白費的事情實在太多了。 尤其是基因技術、凝聚態這種熱門領域,大家都瘋了一樣往里擁,課題雷同簡直太正常了,“全世界只有你獨享這個課題”反而是一件稀罕事。 以袁園的石墨烯論文來說,單是陸陽就知道有4個實驗室在嘗試那方面的研究,最終還不是mit(麻省理工)拔得頭籌?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