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二百一十五章 重兵包圍-《帝國猛將》


    第(1/3)頁

    鎮南大都督府向墨冀國和師宿國發出要求借路和出兵的公文之后,墨冀國的朝廷和師宿國的朝廷,竟然毫不猶豫拒絕了鎮南大都督府的要求。

    并且兩國還口徑一致的宣稱,鎮南大都督府這樣的要求,無法體現出一個宗主國應該有的氣度,兩國希望能出面調解鎮南大都督府與鄭國之間所產生的誤會。

    接到了墨冀國和師宿國的回復之后,李斌把兩國回復的公文當即都給撕了,“氣度?誤會?看來墨冀國和師宿國,是鐵了心要與鄭國同舟共濟,那我鎮南軍也就無需再客氣了!”

    隨后李斌一邊命令桂州鎮守府和襄州鎮守府的軍隊,向潞州府與墨冀國的邊境,以及宜州府與師宿國的邊境進行集結,一邊派人向大燕朝廷進行報備,表明鎮南軍即將出兵教訓墨冀國和師宿國這兩個不遵宗主國之命的屬國。

    當然李斌向大燕朝廷報備也只不過是走一個過場,如今大燕境內實際上已經呈現出群雄割據的局面,李斌作為大燕實力最大的諸侯,就算大燕朝廷不同意鎮南軍攻打墨冀國和師宿國,李斌也不會顧及大燕朝廷的意見。

    墨冀國和師宿國都只有大約七百萬人口,國土面積也就分別相當于大燕帝國的一個州府,不過墨冀國和師宿國的軍隊實力都不算弱。

    墨冀國和師宿國的軍隊體系,也是參照大燕帝國建立的,墨冀國擁有四十萬常備軍,其中禁軍和府兵各有二十萬,師宿國擁有四十五萬常備軍,其中禁軍有二十五萬,府兵有二十萬。

    當墨冀國和師宿國紛紛拒絕了鎮南大都督府的要求之后,兩國立即開始了戰爭動員,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墨冀國的軍隊數量就擴充到了六十萬,師宿國的軍隊數量更是擴充到了七十萬。

    而就在墨冀國和師宿國完成了第一輪軍隊擴編之時,鎮南軍的第十八禁軍衛、第十九禁軍衛、第三十二府兵衛和第三十三府兵衛,從潞州府的邊境地區出兵,分兩路攻入了墨冀國的境內。

    上述兩個禁軍衛和兩個府兵衛都隸屬于桂州鎮守府的軍隊。

    鎮南軍的第二十二禁軍衛、第二十三禁軍衛、第三十府兵衛和第三十一府兵衛,則從宜州府的邊境地區出兵,分兩路攻入了師宿國的境內,上述兩個禁軍衛和兩個府兵衛隸屬于襄州鎮守府。

    鎮南軍每個禁軍衛和每個府兵衛,兵力都超過了十一萬人,這樣一來,進攻墨冀國和師宿國的總兵力加起來就超過了八十八萬人。

    雖然照比墨冀國和師宿國經過了第一輪軍隊擴編之后的兵力要少一些,但是李斌以及鎮南大都督府的六大軍師,都不認為墨冀國和師宿國的軍隊,能給鎮南軍帶來多少麻煩。

    剛開始的情況,也確實如李斌和六位軍師所預料的那樣,攻入墨冀國的兩路大軍,以及攻入師宿國的兩路大軍,都可謂勢如破竹。

    墨冀國和師宿國的軍隊,在戰斗力方面也是比較強的,不然當年兩國的軍隊也不可能聯合起來,擊退了金羅軍隊的入侵。

    可是這兩國的軍隊,在武器裝備方面照比鎮南軍差的實在太多,特別是在騎兵的方面,簡直是天壤之別。

    要知道鎮南軍的每個禁軍衛都下轄三個鎮,每個鎮都設有兩個旅的重騎兵和一個旅的輕騎兵,就算是府兵衛下轄的三個鎮,也各下設了一個旅的輕騎兵,而墨冀國和師宿國都不產戰馬,根本沒有成建制的騎兵部隊。

    如此一來,墨冀國和師宿國的軍隊,只能依靠守城來抵抗鎮南軍的進攻,如果在野外交戰的話,兩國步兵根本扛不住鎮南軍騎兵部隊的沖擊。

    墨冀、師宿兩國的朝廷,倒是一心要與鎮南軍血戰到底,但是墨冀、師宿兩國的絕大多數將領、士兵和百姓,卻對鎮南軍十分的畏懼,畢竟鎮南軍那幾百萬精銳軍隊不是擺設,很多墨冀、師宿兩國的人,心中都不禁抱怨兩國的朝廷為何要與鎮南軍為敵!

    人家鎮南軍要去打鄭國,跟我們墨冀國或者師宿國有什么關系?為什么要我們墨冀國或者師宿國為鄭國頂雷?

    結果當鎮南軍攻入墨冀國和師宿國之后,兩國很多的城池,甚至還沒有等鎮南軍派兵攻城,守城的將領就打開了城門,選擇向鎮南軍投降。

    不過時間到了瑞康五年的四月末,戰局卻突然發生了變化。

    鎮南軍攻入墨冀國的右路軍,原本由第十九禁軍衛和第三十三府兵衛組成,第十九禁軍衛的主帥為史萬歲,第三十三府兵衛的主帥為樊虎。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