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 軍制改革-《帝國猛將》
第(1/3)頁
李斌萬萬沒有想到,攻占碧月國會如此的順利。
瑞康三年六月二十五日,當鎮南軍的一路部大軍抵達碧月國的都城外,碧月國的皇帝霍賢直接帶著滿朝文武大臣,來到城門外向鎮南軍乞降。
到了瑞康三年的七月末,碧月國的十個州府,包括壽州府、歸州府、鄂州府、融州府、相州府、眉州府、彭州府、封州府、端州府和商州府,以及碧月國的京城道,就全部落入了鎮南軍之手。
隨即李斌把碧月國的京城道,改名為碧州府,并且向大燕朝廷上書,請朝廷下旨,把碧月國這十一個州府歸為鎮南大都督府管轄。
當然不管大燕朝廷同意不同意,反正碧月國已經被鎮南軍給一口吃掉,李斌是不會把碧月國這十一個州府再吐出來的,也絕不會允許大燕帝國其他的勢力,插足碧月國的這十一個州府。
目前大燕朝廷實際上已經控制在了一群文官的手里,這群文官對鎮南軍吞并碧月國的行為,可謂是義憤填膺,認為這不應該是禮儀之邦干的事情。
不過鎮南軍的實力擺在那里,這群文官現在拿其他八大將門都無可奈何,又如何敢招惹實力更加強大的鎮南軍,所以這群文官也不過在嘴上說一說,當李斌的上書抵達永安城之后,大燕朝廷很快批復了李斌的請求,同意鎮南大都督府管轄原碧月國十一個州府的軍政大權。
如今鎮南大都督府,在諸葛亮、龐統、張良、陳平、房玄齡、杜如晦這六位軍師的努力下,已經有了自己的文官體系。
在碧月國進犯南蠻都護府之前,鎮南大都督府下轄的十二個州府和兩個都護府,基本上整個文官體系,已然牢牢掌控在了鎮南大都督府的手里。
包括那么原本大燕朝廷派來的文官,也紛紛倒向了鎮南大都督府。
能當文官的人都不是傻子,按照現在大燕帝國的情況,這些文官都清楚他們應該如何選擇。
在鎮南軍不斷攻城略地之時,鎮南大都督府就開始向原碧月國的各座城池派遣文官,去接管這些城池的各級衙門,所以在鎮南軍攻占了碧月國全境不久之后,鎮南大都督府就完全掌控了原碧月國的整個行政系統。
這時候由于鎮南軍的兵力實在太過龐大,加上又要守衛如此廣闊的地盤,目前的編制已經有些不合時宜,所以李斌與六位軍師商量之后,決定對鎮南軍的軍制,進行一番改革。
鎮南大都督府如今控制的二十三個州府,將分為四大鎮守府,分別為桂州鎮守府、襄州鎮守府、眉州鎮守府和碧州鎮守府。
桂州鎮守府的所在地,與鎮南大都督府同在桂州城,整個鎮守府下轄六個州府,包括桂州府、潁州府、陵州府、潞州府、達州府和蔡州府。
襄州鎮守府的所在地在襄州城,整個鎮守府也下轄六個州府,包括襄州鎮、金州府、宜州府、蔥州府、撫州府和鄣州府。
眉州鎮守府的所在地在眉州城,同樣也下轄六個州府,包括眉州府、壽州府、歸州府、鄂州府、融州府和相州府。
碧州鎮守府的所在地在碧州城,也就是原碧月國的京城碧月城,整個碧州鎮守府下轄五個州府,包括碧州府、彭州府、封州府、端州府和商州府。
四大鎮守府各設衛禁軍,每衛禁軍下轄三個鎮,每鎮下轄五個旅,每旅下轄五個營,每營下轄五個隊,每隊下轄五個伙,每個伙下轄五個什,每個什有一名什長和九名士兵。
由于多了鎮一級的編制,再加上各衛、各鎮以及各旅的直屬部隊,每衛禁軍的兵力將高達十一萬余人。
除了四大鎮守府的二十四衛禁軍之外,東蠻都護府和南蠻都護府也各有六衛禁軍,這樣一來,鎮南軍的禁軍雖然縮減為了三十六個衛,但是總兵力卻擴充到了接近四百萬。
另外四大鎮守府和兩大都護府還將各下轄六個府兵衛,總兵力也接近四百萬,每個府兵衛的編制,將與每個禁軍衛相同,只不過府兵衛的騎兵數量,要遠遠少于禁軍衛。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且末县|
赤城县|
当雄县|
临桂县|
忻州市|
文昌市|
西贡区|
辉南县|
得荣县|
东乡|
光泽县|
昭平县|
深州市|
漠河县|
广丰县|
芦山县|
鄢陵县|
措勤县|
莎车县|
司法|
睢宁县|
瑞安市|
樟树市|
全椒县|
弋阳县|
建湖县|
崇明县|
大化|
扶风县|
桂东县|
邵东县|
永春县|
平邑县|
龙游县|
商洛市|
新邵县|
洮南市|
儋州市|
河曲县|
临颍县|
申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