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不過這并不妨礙它是楚國大城這么一個事實。 上蔡已經(jīng)歸趙國所有,只要再拿下巨陽城,那么趙何就可以十分順利的進軍到壽春了。 趙何想了想,道:“傳令下去,讓那些軍醫(yī)多多注意,不要讓軍中引發(fā)疫情。” 這些天的進軍讓趙何很不適應,趙軍之中的許多將士也很不適應。 這個時代的淮河流域和后世的淮河流域有著很大的區(qū)別,最直觀的一點就是——這里還有大象的存在! 大軍在行進的時候就遇到過一個正在遷徙的象群,有將軍為了邀功下令捕捉大象,為此付出了十四名趙軍士兵死亡,上百名趙軍士兵受傷的代價。 在得知了這個消息之后,趙何毫不猶豫的撤了這名將軍的職,但送上來的五只大小亞洲象倒是都被趙何留了下來。 趙何對于象牙并沒有什么特別的嗜好,他單純只是想要體驗一下坐大象的感覺罷了。 如果可以的話,趙何甚至不介意趙軍弄一支象兵出來,不過考慮到象兵對比騎兵和炮兵并沒有什么優(yōu)勢可言,估計真弄出來也就是一個觀賞性大于實戰(zhàn)性的兵種罷了。 有大象的地方,氣候都是很潮濕悶熱的。 兩千多年前的戰(zhàn)國時代氣溫顯著高于后世,同時楚國又是出了名的地廣人稀,這也是大象、犀牛、鱷魚這些物種能夠在淮河流域生存并還算是頗有規(guī)模的原因。 在后世,這些物種別說是華夏境內(nèi)了,除了少數(shù)被小心翼翼保存起來的種類之外,其他基本上都已經(jīng)退到赤道附近去了。 濕熱的天氣帶來最明顯的就是疫病,這也是任何北方軍隊進攻南方必須要解決的問題。 好在楚國對于長江以北還是進行了一定的開發(fā),問題還不算嚴重。 在長江以南的地方,那可真就是茹毛飲血的蠻夷百越們的天下了。 這樣一想,趙何對于征服嶺南的難度就有了一個不是太好的預感。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