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夏末時節,除去必要的鎮守軍隊之外,趙何正式率領這一次出征的大部分將士回到邯鄲。 在回歸邯鄲之后,自然又是一場盛大的凱旋典禮。 在隨后舉行的慶功宴上,趙何宣布了這一戰諸多將士的獎勵。 相邦肥義輔佐主父有功,增加食邑萬戶,綢緞千匹,隸臣隸妾三千人。 大將軍樂毅守土有功,增加食邑五千戶,賞黃金千鎰,綢緞千匹,隸臣隸妾五千人。 司寇周袑輔佐主父、相邦治國有功,賞黃金千鎰,綢緞五百匹,隸臣隸妾三千人。 內史趙文輔佐主父、相邦治國有功,晉爵上卿,賞黃金五百鎰,隸臣隸妾一千人。由于趙文之前上表自陳年老無法支撐高強度工作,特恩準其辭去內史一職,轉任趙國太師,入趙國國事顧問團。 中尉仇液輔佐主父、相邦治國有功,晉爵上卿,賞黃金五百鎰,隸臣隸妾一千人。 御史藺相如守土有功,晉爵上卿,接替趙文出任趙國內史之職。 大行人蘇代出使魏國,調查信陵君案有功,晉爵中卿。 原邯鄲令趙袑為國有功,晉爵下卿,接任御史。 將軍廉頗為國征戰有功,晉爵中卿,任趙國大司馬。大司馬為軍方職位,地位在大將軍之下,可列席重要會議,大將軍、司寇、內史等其他六大臣共同商議軍國大事。 至此,趙國七大重臣格局確立,以排名而論是統領群臣的相邦肥義最前,文官有司寇周袑、內史藺相如、中尉仇液、大行人蘇代,武將有大將軍樂毅和大司馬廉頗。 將軍趙奢為國征戰有功,晉爵下卿,任趙國邊騎軍團長。 將軍樂乘為國征戰有功,晉爵上大夫。 …… ……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