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在取得勝利之后,趙何并沒有立刻出擊,而是選擇了原地休整三天時間。 并不是趙何不知道兵貴神速的道理,而是因為——敵人都死光了,自己還有什么好擔心的呢? 而且這三天趙何也不是單純的休整,而是在休整的同時進行另外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那就是處理韓軍。 韓軍的問題很大,而且迫在眉睫。 除了韓文和韓文的一些心腹死黨之外,大部分的韓軍將士都覺得自己突然轉(zhuǎn)過來打魏楚是因為韓文這個主將奉了韓王的命令,他們并不知道韓文已經(jīng)背叛了韓王。 但俗話說得好,紙是包不住火的。 趙何并不想隱瞞,也懶得隱瞞,他直接就讓人在韓軍之中公布了這件事情,并且告知所有韓軍將士可以做出自己的選擇。 愿意效忠趙國的可以當場編入趙國的作戰(zhàn)部隊之中直接被視為趙國士兵,所有軍功獎勵等悉數(shù)按照趙國士兵的標準發(fā)放,將軍和軍官則視情況進行原職或者降職使用。 簡單的說就是一句話“加入之后就是趙國人了”。 韓國和趙國同屬三晉,相互之間的語言和文字都是十分相近的,和秦齊燕等國相比的話韓軍士兵基本上可以無縫對接趙國屬于即插即用的對象,所以趙何的條件也是相當慷慨,直接送國籍。 至于那些不愿意效忠趙國的韓軍士兵,趙何的命令是一律發(fā)給五天口糧任其自由離開,不過武器和盔甲弓箭這些都不能帶走。 趙何并不擔心會遭到反抗,趙國二十萬兵馬擺在這里,再加上韓軍的核心領導層都是韓文的人,一盤散沙的韓國士兵們拿什么來反抗? 如趙何所料,大規(guī)模的反抗并沒有發(fā)生。 在三天的抉擇之后,超過五萬的韓國士兵選擇了離開,剩下大約兩萬六千名韓軍士兵則選擇留下加入趙軍,正式成為了趙國人的一員。 對此,廉頗第一個就表達了不解:“大王,這五萬多韓國人就這么放回去了?要臣說的話,還不如直接打發(fā)他們?nèi)バ揲L城呢。” 趙何啞然失笑。 一旁的趙奢見狀忍不住偷偷踹了廉頗一腳,道:“大王此舉賢明,只要這些韓軍將士們能夠從返鄉(xiāng)的這件事情上明白了大王的言而有信,那么想必下次大趙進攻韓國之時受到的阻力應該就會小不少了。” 趙何微微點頭,贊許道:“趙奢將軍知寡人也。” 對于趙何來說,既然已經(jīng)在這里擊潰了楚魏聯(lián)軍,確定了天下大局,那么接下來的很多事情就要開始考慮了。 比如說對各地的安撫,這個安撫并不單單指對已經(jīng)征服的地區(qū),那些并未被征服的地區(qū)現(xiàn)在也可以納入考慮之中了。 釋放這些韓軍士兵,就是趙何的一次新嘗試。 這種嘗試其實是受了歷史上長平之戰(zhàn)的啟發(fā)。 在歷史上的長平之戰(zhàn)中白起俘虜并且坑殺了四十萬趙國將士,本以為就此可以一舉打斷趙國人的脊梁滅掉趙國,卻沒想到引來了趙國的舉國怨恨,更讓諸侯視秦國為大敵。 在隨后爆發(fā)的秦攻邯鄲之戰(zhàn)中,趙國人男女老少萬眾一心齊上陣,不但接連打退秦軍的強勢進攻,更等來了魏國信陵君魏無忌和楚國的援軍,大破秦軍于邯鄲之下。 在后世的分析之時有人指出,如果當時秦國不是坑殺了四十萬趙軍而是采取更好的處理方式的話,或許秦王嬴稷就真的有希望在有生之年平滅六國了。 這次坑殺的影響還不止于此。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