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廉頗嘿了一聲,道:“想不到對面那個屈原居然還有幾分血性嘛?!? 趙奢眉頭緊皺,注視著面前的河水久久不語。 在中軍處,趙國國君趙何看上去臉色平靜,但心中的思緒也如同面前的濟水河水一般起伏不定。 如今,在渡河的這個時間段也正是趙軍最危險的時間段。 要是繆賢和蘇代的判斷出了錯誤,韓文只是假投誠,那么一旦讓韓文將整個事情告知給屈原,趙國軍隊就有可能在渡河的時候被三國聯軍來一次半渡而擊,白白損兵折將。 但是,都到了這個時候了,怎么還能夠猶豫呢? 人心是最難算計的東西,沒有任何人敢說能夠在算計別人的人心上有百分之百的把握。 只要贏的把握更大,就足夠了! 趙何淡淡的開口道:“傳令下去,三軍渡河!” 在趙何的命令下,趙軍臨時搭起來的三座浮橋之中頓時人滿為患。 三座浮橋分別對應趙國的左中右三軍,一批批的將士們在浮橋上渡河。 除了浮橋之外,河面上還有許多趙軍的船只不停來回,加快運送速度。 十里之外的三國聯軍陣中,屈原同樣也是臉色嚴肅,不知道是在和自己解釋還是在和別人解釋,自言自語道:“如此一來,趙國的那種重炮應該就沒有用武之地了吧?” 屈原并不是一個傻瓜,對于如今號稱宇內第一強軍的趙軍更是早就已經有所研究。 在屈原看來,趙國軍隊除了戰斗力強大之外,最恐怖的并不是震天雷,而是趙國在函谷關之站中突然拿出來的那種重炮。 如果連函谷關的關墻都能被轟塌,那么盔甲和盾牌在趙國的重炮面前就完全是不值一提的東西了。 這才是這一次大戰之中屈原最大的忌憚點。 好在趙國的重炮并不是無跡可尋的,通過對韓文的詢問以及楚國方面的暗中調查,基本上屈原也覺得自己有了認知。 這個重炮,它很重,而且很大! 這就意味著,在現在這樣的戰場上,重炮應該是很難搬運過河的。 就算可以,屈原也不認為在短短的時間內趙國能夠弄那么多門重炮過河。 沒有了重炮的加成,那么聯軍方面就等于是白白抵消掉了趙國的一大優勢,這是一個利好。 另外,趙國人渡河作戰等于是沒有了后方,一旦陷入到僵持之中并且拖延下去,聯軍方面取得勝利的可能性就會變得相當高。 如果說正面對沖擊敗趙國屈原還不是太有把握的話,穩扎穩打和趙國拼消耗,屈原覺得自己的問題應該是不大的。 屈原用力的做了一個深呼吸,讓自己的心情慢慢的變得平靜下來。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說一千道一萬,無論多少算計,到了最后還是只有戰場見真章!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