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咸陽宮。 秦王的臉色相當陰沉,一雙眼睛緊緊的瞇著,嘴唇微微的抿著,看上去似乎隨時都有可能會突然暴怒的樣子。 這顯然是因為戰事過于不利的緣故。 這些天,關于戰事的消息不停的傳回咸陽宮之中,但其中的絕大部分消息都讓人完全開心不起來。 在東邊,白起不敵三晉聯軍,丟掉了宜陽,被迫退回函谷關。 在北邊,義渠郡被趙國的騎兵搞了個底朝天,整個義渠郡沒有三四年怕是回復不了元氣。 在東北部,芒卯帶著魏軍則是在河東郡之中攻城略地,距離安邑已經不算太遠。 唯一還能夠讓秦王有所安慰的竟然是原先幾乎不報什么希望的南陽郡戰場,羋戎不但率軍成功的抵擋了楚軍的攻勢,更把楚國人打得直接臨陣換將了。 但南陽郡那邊充其量也就只是守住了,并不可能有什么反攻的希望,加上楚國新任主將屈原據說是一個非常堅決的主戰派,接下來宛城的戰事如何也有待觀察。 所以整體來說,秦軍四處戰場竟然沒有一處有勝利的希望,而且每一處都處于被動防守的地步。 面對著這樣的局面,秦王心中的煩悶之情就如同雨季之時渭水的水面那般波濤洶涌,滔滔不絕。 煩悶歸煩悶,事情還是要解決的,秦王清了清嗓子,道:“眼下的情況大家想來都是知道的。那么,諸卿有什么主意,就都拿出來說說吧。” 秦王話音落下之后,大殿之中陷入了短暫的沉默。 不少人將目光投向了相邦魏冉。 這種關鍵時刻獻計絕對是風險極高,一旦搞不好的話就要腦袋搬家,還是讓那些更加能背鍋的大佬來先說話吧。 魏冉略微遲疑了一下,開口道:“大王,以老臣之見,如今大秦力量不足,唯有固守才是最佳辦法。只要繼續拖延下去,再派出使者前往韓魏兩國。趙國如今勢大至此,韓魏兩國不可能毫無忌憚之心,只要韓魏兩國棄趙國而撤軍,那么以趙國一國之力雖然依舊強大,但是大秦轉圜的空間就大很多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