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義渠郡。 這里是義渠郡的一處小村莊,距離最近的義渠城也有大約七八十里地的路程,村莊之中所生活的大部分都是義渠人。 在村莊之外,大量的農田已經被開墾出來,正是春耕剛剛結束,農田之中一片綠色,看起來極為喜人。 雖然是游牧民族出身,但和林胡、月氏乃至于更加北邊的匈奴不同的是,義渠人在和秦國長期的征戰之中已經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影響,轉化為了半游牧半農耕民族。 在義渠郡之中,這樣的小村莊數量很多,隨著義渠王的去世和義渠正式并入秦國,來自秦國官方的壓力更是加劇了這種現象的出現。 趁著春耕剛剛結束不久的短暫農閑時間,一些義渠的老人們聚集在了村子里的大石頭邊上,一邊照看著好像猴子一般跑來跳去的孫子們,一邊十分悠閑的聊起了天。 “最近啊,好像很多部族都開始定居下來了。” “是啊,你們還不知道?那是大王的命令。” “大王?咱義渠的王嗎?” “嘿,哪里還有義渠的王喲,現在的大王就是秦王!” “不對啊,我記得之前咱義渠的王死了之后,不是還有新的王嗎?” “你懂個甚,趙國人走了以后,咱們就一直是秦國的義渠郡了。義渠城那里的主事人也早就是秦國人了,只不過前段時間才正式公開罷了。” “哦……那就是秦王嘛。我說那些秦國的官怎么突然就來了呢。” “你懂個甚,那些個能讓你我看到的都是吏,小吏,真正的官哪,那可不是咱能見到的喲。” “說這個有甚意思,和你我又沒關系。” “誰說沒什么關系?你不知道嗎,秦王已經發下了命令,除了給大秦飼養戰馬的人之外,其他的部族統統都不能放牧了,全部都要像咱這樣定居下來!” “什么?”幾名老漢聞言頓時大吃一驚。 作為一名義渠人,對于水草的向往可以說是刻到了骨子里,即便像這個村莊這種已經選擇了定居下來,但心中對于游牧方式的認同其實還是存在的,只不過是覺得定居的農耕生活能夠更好的養活自己罷了。 但現在,整個義渠都不能放牧了,這也太…… 足足半晌之后,才有一名老漢道:“難道就沒有人反抗這個命令?” “你怎么反抗?秦國的軍隊那么強。” “可以去北邊草原啊,秦國人管不到那邊。” “那邊是趙國人的地盤,去了就是找死!” 又是一陣沉默。 有人再度開口:“這不能放牧了,他們怎么活?” 先前說出王命的那義渠老者嗤笑一聲:“這一點官府早就想到啦,老漢前幾天跟著官府的人去了那邊,看到官府的人給他們發了種子,分了田地,還讓老漢每隔十天就過去教導他們一次,說是只要讓他們安穩過了秋收就獎勵老漢三石小米呢。老漢啊,以后也是官府的人啦。” 其他幾名義渠老漢紛紛投來羨慕的眼神,道:“也就是你會說秦國話才有這個好事了。” “是呀是呀,怎就我等不會說秦國話呢。” 義渠老者得意的大笑,左右看了看,這才低聲道:“你們難道忘了我家里的那個女人?當年我隨先王進攻秦國的時候,從關中搶來的!那身子,白白嫩嫩的,唉,你們那時候都說我只要女人不要金錢是傻了,現在知道老漢的先見之明了吧?” 有人嗤笑道:“你當年搶了四個秦國女人回來,還不是全都給你玩死了,我等拿了錢財起碼還能在頭領那里換戰馬牲畜呢。” 老者呵呵大笑,道:“你們懂個甚?關中女人的身子軟得很,比咱們那些成天就知道騎馬趕牛的義渠女子強了不知道那里去了,還能隨便折騰,死了也不心疼!再說了,你看老漢的幾個孩子孫子,哪個不是比你們的孩子孫子好看?” 眾多義渠老漢一陣嘆息,有人不以為然,有人覺得當初確實應該不只顧著殺人,搶幾個秦國女人回家生娃好像也挺不錯的。 又有人道:“前陣子咱們村里不也去了不少小子,說是和趙國人打仗么。聽說趙國邯鄲那邊的女人可比關中這邊的好看多了,若是小子們能搶幾個回來,嘿嘿。” 一陣淫邪的笑聲。 “唉,若是再年輕個二十歲,老漢我也想去殺趙國男人,玩趙國女人!可惜,可惜啊!” “是啊是啊,算他們趙國人運氣好!” 一群老漢相對長嘆,臉上都是為自己惋惜,替趙人慶幸的表情。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