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很不錯。 趙何暗自點頭,將肥義扶回坐位,然后道:“高唐君,你之前幾次三番上書想要告老,都被寡人拒絕。不是說寡人抹不開顏面,也不是說寡人顧忌什么,而是如今世道大變,正是前古未有之大變局,我大趙正得其時,可乘風而起一統天下,這其中也不知要面對多少的新局面新情況,正是只有你這般成熟穩重之老臣才是最能夠幫助寡人解決問題之人。若是你也舍棄寡人而去,寡人將來又要問計與誰呢?從今往后,這請辭一事你就不要再說起了。” 肥義這才回過神來,原來自家大王今天特地召自己入宮說這些,原來是為了打消自己的引退之心,當即嘆道:“老臣何德何能,得趙氏三代主君如此厚愛,又豈敢不為大王和趙國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趙何正色道:“不,為了大趙將來的輝煌,高唐君要更好的活下去才能真正的輔佐寡人和大趙啊。” 兩人相視而笑。 片刻之后,肥義一拍大腿,道:“和大王一番深談,倒是險些忘了正事了。” 趙何聞言不由得有些好奇:“什么事?” 肥義道:“大王,剛剛聽到的消息,楚國出兵了!” …… 楚國確實出兵了,只不過在出兵的目標選擇上,楚國的核心高層們倒是發生了一些不小的爭執。 郢都王宮之中,楚國大司馬屈原沉聲道:“如今趙國勢大,先滅齊如今又要滅燕,韓魏又都為趙國爪牙,若是再這般繼續下去的話,這天下諸侯雖多,但卻再無可抗衡趙國之力也!為今之計,應當應秦王所請,出兵援助秦國,擊退韓魏兩國,迫使韓魏兩國離開三晉同盟,然后四國統合伐趙,才是解決問題的最佳方式!” 屈原這一番話說的速度極快,說話之時的語氣也是極為堅定,顯然這番計謀早就已經在他心中構思已久,如今才借著這個時間把計劃拋了出來。 不得不說,屈原的這個計劃聽起來確實是相當有道理的,一時間,好些大臣為之意動。 然而,屈原也并不是沒有反對者。 就在屈原話音剛剛落下不久,一聲冷笑聲就隨之響起:“大司馬之言,未免也太荒謬可笑一些了吧?” 眾人循聲看去,發現說話的不是別人,而是剛剛接替屈原出任楚國莫敖職位不久的昭齊。 自從楚軍在莒城兵敗,原楚國大司馬昭常身死之后,年輕的昭齊就進入了楚國的核心層,繼續和上柱國昭雎一起維持著兩名昭氏大臣的地位,也是昭氏在昭景屈三大家族之中當之無愧第一家族的地位使然。 由于一個月前昭雎突然生病臥床至今,昭齊事實上成為了昭氏一族在朝堂之中的代言人,雖然年紀很輕,但說話的分量卻是極重。 不過昭氏一族和屈原之間的不和倒也早就不是新聞了,因此就連屈原本人都沒有感到有多么的例外,而是平靜的看著昭齊,一股等你開始表演的意思。 昭齊倒也不遑多讓,直接就站了出來,道:“大王,諸卿,大家請想一想,如今秦國能夠和韓魏兩國打得難解難分,是什么原因呢?是韓國和魏國更強嗎?當然不是,伊闕之戰早就證明了韓魏加起來也不是秦國的對手。之所以秦軍束手束腳在宜陽城外久攻不下,那完全是因為趙國!正是趙國派遣兩萬騎兵從關中南下,才導致秦王不得不緊急從前線抽調精銳回援,才導致了宜陽那邊遲遲無法打開局面!” “秦國能撐到現在,都是因為趙王如今的目光放在燕國之中罷了!如果趙王不北上伐燕而是讓樂毅率領十五萬大軍南下的話,秦國還能如此堂而皇之的攻擊宜陽嗎?早就已經縮回函谷關去了。甚至可能連函谷關都救不了秦國人,畢竟齊國能攻破函谷關,滅了齊國又有震天雷的趙國憑什么不行呢?” 屈原哼了一聲,反駁道:“但是趙國現在不會南下,你說的這些也不可能發生。” 昭齊笑了笑,道:“沒錯,趙國當然不會南下,因為現在的宜陽戰局十分焦灼,這就是趙國想要看到的,趙王希望的就是沒有人能夠干擾趙國滅燕!但是,如果我們大楚出兵,那么一切就都不同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