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老者見狀眉頭一皺,道:“走,把他帶回老夫府上。” 兩名士兵見狀一驚,忙道:“此人乃是趙國間諜,還是應當……” 老者喝道:“老夫乃是莒城太史,爾等小小守城士兵給老夫讓開,否則休怪老夫取爾等項上人頭于此!” 士兵們無奈,只好看著老者命人將年輕騎士帶走。 老者輕出了一口氣,重新坐回了馬車之中。 在車廂之中還坐著一名妙齡少女,年紀大約在十六七歲左右,長得極為標志好看,頗有大家閨秀風范。 少女有些好奇的問道:“父親,那人真是公子?” 老者嘆了一口氣,道:“為父也不知道。” 少女道:“那父親為何還要救他?” 老者看著面前的女兒,露出一絲笑容:“因為他若真的是公子法章的話,那么大齊……就有希望了!” …… 邯鄲。 趙何坐在上,剛剛聽完了從郢都歸來的仇液做完匯報。 聽完之后,趙何頗為滿意的點了點頭,道:“所以說,現在魏國和楚國應該是會站在大趙這一邊了。仇卿,你做得很不錯。” 仇液拱手道:“若非大王面授機宜,這一番郢都之行是否能夠成功,尚在兩說。” 趙何哈哈一笑,道:“好了,現在該通報一下最新的戰況了。肥師,你來說吧。” 肥義站了起來,開始介紹目前的整個局面。 在拿下了臨淄之后,趙軍兵分兩路,其中有十萬主力在趙主父的率領下朝著東南方向進攻,目標是攻克齊國五都之中的莒城,并完成和楚軍的會師,完成和楚王的協定。 另外一路以樂毅作為主將,廉頗、趙奢等人作為先鋒軍,共五萬兵馬從臨淄向東方進攻,目標是攻克齊國五都之中的即墨,隨后占領整個山東半島。 至于剩下的五萬兵馬,自然就是分散到各個被占領的城池之中,對那些剛剛投降的齊國人進行威懾。 總的來說,這其實是一個相當常見而中規中矩的計劃。畢竟趙國現在屬于勝利者,在戰爭的局面上完全占據了強勢和主動,并不需要什么花里胡哨的奇襲計謀之類的東西,直接正面一路平推就行了。 趙何皺了皺眉頭,道:“主父為何帶著這么多兵馬去莒城?” 對于趙何來說,最為重要的地方可不是莒城,而是即墨。 這一點,趙何其實也已經在書信上對主父闡明了,然而主父現在依舊選擇了以莒城為重,無疑讓趙何多少有些不爽。 這個老爹是不是有點飄了,居然連寡人的話都不愛聽了? 肥義看了趙何一眼,道:“是這樣的大王,今天早上接到的消息,齊國公子田法章五天前在莒城接任王位。” 趙何嘿了一聲,臉上露出了一絲意外。 果然這世界線漂移的結果是不可避免的,田法章居然沒有在那個什么太史的家里玩什么唐伯虎點秋香,而是直接就繼位稱王了? 不過這也就可以解釋為什么主父會在得知這個消息之后率領主力迅南下直撲莒城了,畢竟主父現在就在齊國境內,得到消息的時間肯定是要比邯鄲這邊早很多的。 大司行仇液聞言頓時皺眉,道:“大王,若是這樣的話,臣擔心楚國人可能會有所異動啊。” 趙何道:“什么異動?” 仇液道:“在臣面見楚王的時候,明顯能夠感覺到楚國之中有一股力量極為敵視大趙,并不希望大趙滅亡齊國。” 趙何哦了一聲,道:“就是你剛才說的那楚國莫敖屈原?” 說到屈原的時候,趙何的心中多少有些異樣。 仇液點頭道:“正是。臣也是費了好一番周折才說服了楚王,原本齊王在大趙手中自然無虞,但是現在這田法章登基,如果楚國直接支持田法章,齊軍和楚軍固守莒城的話,問題就真的麻煩了。” 大殿之中的氣氛頓時就變得不那么輕松了。 司寇周袑輕咳一聲,道:“但楚國不是已經和大趙結成盟約了嗎?如果楚國真的背信棄義的話,難道他們還要把剛剛從齊人手中的淮北地送回給齊國不成?” 趙何臉色陰沉,道:“不,大司行說得有道理,楚國人根本就不需要將淮北地歸還給臨淄,他們完全可以在占據淮北地的同時支持齊國!” 說白了,如果楚國人要搞什么鬼的話,其實只需要保證莒城不落入趙國之手,那么齊國名義上就還是沒有滅亡。 只要齊國一日不滅,那么趙國這邊就要難受一天,時間拖得越久,趙國就一直都要承受戰爭對國力的消耗,對趙國就越是不利! 趙何問道:“如今在淮北地之中的楚軍有多少?” 肥義答道:“至少十萬!” 趙何又問道:“主父能否在楚軍趕到莒城之前將莒城包圍并且拿下?” 肥義的臉上閃過遲疑的神情,過了好一會之后才道:“恐怕機會不大。楚軍在高唐之戰后就已經進入了淮北地,臨淄被破之后更是完全毫不掩飾大舉入侵,即便是現在楚軍已經抵達了莒城,也不足為奇。” 趙何臉色越的難看了。 雖然現在一切都還只是猜測,但是趙何的心中卻好像明鏡一般清楚,楚國人這一次是肯定不會讓趙軍攻破莒城的。 這個田法章啊……你怎么就不像史書上一樣藏頭縮尾的去當一個仆人呢,稱什么王,這不是故意找事嗎! 齊國雖然在趙國手中大敗,但是想要憑借著這短短的幾個月時間就讓齊國民心完全歸附趙國,這顯然是癡人說夢。 不用想都知道,田法章這個新王的出現一定會讓剩下的那些正在抵抗的齊國軍民們士氣大振,甚至于那些原先因為齊王田地落入趙國之手而望風歸降的齊國降臣們也會產生一些新的心思。 歷史上,田單在即墨打敗了燕軍之后,憑什么能夠秋風掃落葉一般的瞬間光復齊國大半領土,難道真的是因為田單用兵如神,帶著那幾萬人就一路攻克了幾百座城邑? 當然不是。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