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大殿之中一時間安靜得落針可聞,人人都是滿心震撼的消化著這個過于聳人聽聞的消息,反倒是不知道該說什么好了。 難道說……大齊的霸業(yè),真的就這么走到了盡頭? 良久過后,齊王那嘶啞的聲音才打破了死寂。 “諸卿,都來說說,現(xiàn)在應該如何是好吧。” 齊王話音落下,大殿之中微微起了一陣騷動,但是依舊沒有人開口。 這個消息實在是太過出人意料了,大家都還沒有消化完畢。 齊王深吸了一口氣,突然太高了音調:“怎么,難道寡人連個分憂之臣都找不到了嗎?” 齊國相邦呂禮心知這個時候自己不能再逃避了,一咬牙站了出來,道:“大王,既然高唐……高唐方面如此慘敗,那么如今的大齊已經(jīng)失去了和諸侯聯(lián)軍相抗的資本,以老臣之見,只能求和了!” “求和?”齊王慘笑一聲,話語之中充滿了濃濃的自嘲。 堂堂大齊,居然在寡人的手中淪落到了求和的地步嗎? 呂禮話音落下,頓時就得到了不少齊國大臣的贊同。 “大王,北平候所言極是,應當速速求和!” “大王,可割讓宋地與諸侯,方是上策。” 一時間大殿之中眾意洶洶,都是求和之論。 齊王看著面前這一片聲音,手中的拳頭握得緊緊的,幾乎想要再次發(fā)作出來,但最終卻只能頹然松開。 割地求和,多么屈辱的一種行為,以大齊霸主之位而言,更是顯得無比的讓人難以接受。 但是…… 在經(jīng)歷了陶邑、高唐兩場大敗之后,齊國的主力軍已經(jīng)悉數(shù)葬送,如今別說是反擊了,就連守都要守不住國土了。 這種時候除了求和,難道還有別的辦法嗎? 就在此時,突然有一個聲音昂然道:“大王,其實除了求和之外,未必就沒有別的辦法!” 齊王聞言頓時一愣。 不僅僅是齊王,大殿之中的其他所有齊國群臣都一下子安靜下來,所有人的眼神都投向了剛剛說話的那人。 齊國大司行蘇秦。 齊王不可思議的看著蘇秦:“難道大司行還有妙計可解當前大齊之危?” 蘇秦出列,走到大殿的正中央,朝著齊王一禮:“大王,臣以為如今大齊雖敗,但是卻未必就沒有機會反敗為勝!” 齊王深吸一口氣,眼神之中燃起希望,道:“速速道來!” 蘇秦正色道:“大王,這四國諸侯雖然擊敗了大齊軍隊,但是大齊畢竟是國土遼闊,秦國拿了陶邑,魏韓兩國分了大宋方與等地,想來也就收手了。唯一可慮的,其實就只有趙國罷了!但大王別忘了,如今尚有楚國并未加入戰(zhàn)爭之中,若是楚國愿意出兵相助大齊,那么齊楚聯(lián)手抗衡趙國應當不成問題,甚至有可能反過來擊敗趙軍,收復高唐!” 蘇秦話音落下,齊王的心情一下子又開始從谷底上升。 好像……很有道理啊。 然而,對蘇秦不同意的人同樣也大有人在,畢竟剛剛求和之聲洶洶,蘇秦這么一站出來,豈不是打了眾人的臉? 齊相呂禮皺了皺眉頭,沉聲道:“大司行此言差矣,那楚國名義上和大齊有盟約,但卻一直在淮北駐軍而不北上幫助大齊,正是心懷叵測。此刻大齊新敗,若是被楚國趁虛而入,那豈不是更加糟糕?況且,楚國又怎么可能會白白出兵支援大齊?” 呂禮一口氣反問了好幾個問題,每一個問題問出來,齊王心中剛剛燃起來的火焰就都瞬間又降低了好幾度。 蘇秦看著呂禮,冷笑道:“怎么,如今國難當頭,呂相除了潑冷水之外就不能做別的事情了嗎?” 呂禮大怒道:“蘇秦,別忘了匡章正是在你的極力推薦之下才得以出戰(zhàn)的,如今高唐之敗,你難道就一點都沒有責任?” 蘇秦呸了一聲,同樣反駁道:“還請呂相告知與我,在當時的那種情況下,除了大司馬之外還有更加合適的領兵將不成?再說了,你呂禮身為大齊相邦,卻把大齊帶到了如今的地步,你又有何顏面指責于我?” 兩人你來我往,又是一番劍拔弩張的爭吵,若非是在場還有齊王和眾多同僚,恐怕這兩人早就已經(jīng)按捺不住,老拳相向了。 齊王只感覺自己的太陽穴突突直跳,終于忍不住開口一聲暴喝:“夠了,都給寡人閉嘴!” 呂禮和蘇秦同時閉上了嘴巴,然而目光依舊直直的瞪著對方,顯然恨不得將對方挫骨揚灰。 這是真正意義上不死不休的政敵。 齊王足足過了好幾個深呼吸,才將心中的怒火壓制下去,冷聲開口:“都什么時候還在寡人的面前吵吵嚷嚷的,難道要等到大齊在爾等手中滅亡了,爾等才能停止這無謂的相互攻訐嗎?”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