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煅體結束之后,古武煉體更著重于對自身的開發。觀察自身的不足之處,各種形式的能量,填補自身的不足,這便是內察境界。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沒有十全十美的存在。古武煉體的第三個境界名為知微,是對自身進行細微的觀察。知己細微不足,強行掠奪相應能量補充自己。第四個境界觀天之境,是修士對天地自然的感悟。在這個境界中,一旦修士能夠一直處于天人合一的狀態,他們便能破界飛升。 兩個修行體系都是旨在破界飛升,然而這兩個體系卻從沒有出現過破界飛升的修士。遠古時期的修真體系,出現過許多的修士破界飛升。而自從修真體系消失之后,或者說從滅世災劫之后,就再沒有修行者能夠破界飛升。新修行體系的脫俗境界和古武煉體的觀天境界,從未在修行界有過現世。有沒有修士達到這個境界,至今都是一個謎。就連這兩個體系的第三境界,亦是罕見至極的了。 能夠破界飛升的修行體系消失了,而不能破界飛升的修行體系留了下來,這不得不讓人奇怪。更令人奇怪的是,后世人不僅沒有放棄這兩個修行體系,還在對他們不斷的補充著。隨著后世的補充,兩個體系的每個大境界,被細劃分成了九個小境界。依據實力的對比,對每個大境界也是做出了相應調整。 關于修真體系消失的謎團,至今眾說紛紜。但無疑各種版本的解釋,都與靈氣濃度變化脫不開關系。兩種體系一直存在至今,也是一個難以解釋的現象。但不管如何,修真體系消失兩個修行體系并存,就是修行界如今的現狀。 看到這里,許成林也是對這修行界的謎團感到好奇。他沒有過多深究這個問題,反而對修真體系的消失有了一些猜測。 “修真體系的消失,未必全是因為靈氣的緣故。在夢中那些威力強大的法術一一失效,也許與這個原因也有關聯。” 這些都只是他自己的猜測,他也沒有仔細的思考。許成林此時的注意力,被另一個問題吸引了過去。 “新修行體系與古武煉體,這兩個修行體系 ,自己所修屬于哪個?” 疑問剛剛產生,他自己便有了答案。現在他所修行的,根本看不出是屬于哪個體系。或者說許成林現在所修行的,是兩個體系共有的基礎。結束煅體期之后,兩個修行體系才真正有了差別。 “萬丈高樓平地起,如今我還在打基礎的階段,看來考慮以后的修行方向還是有些早了。” 心思只是一轉而過,許成林繼續往下看去。《風云志》接下來講的內容,仍是與修行有關。只不過所講內容,許成林是知道一些。不過見到具體內容后,許成林還是不禁暗道自己孤陋寡聞。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