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這是個正經會議,議題眾多,議程安排的很緊湊、很滿。 整體來說本次會議主要針對非洲野生動物的保護問題,給一些動物提升了保護等級,并且還發布了一個‘非洲五大’、‘非洲五小’野生動物保護條例。 會上提出來的非洲五大遭受合法貿易迫害的動物并非傳統意義上的非洲五大動物,也就是大象、犀牛、河馬、水牛之類,而是指的尼羅鱷、南非海狗、哈特曼山斑馬、非洲象和長頸鹿這五類生物。 五小則是指非洲球蟒、非洲灰鸚鵡、帝王蝎、豹紋陸龜和草原巨蜥五種動物。 這些動物飽受合法貿易的迫害,因為很多被交易的動物說是養殖所得、不是野生動物,實際上它們只是被放入人工圈舍中養殖過而已,本來還是從野外捕捉或者從野外獲取幼崽來人工培養。 楊叔寶以前還不知道,現在合法貿易對野生動物的破壞要超過偷獵。 像尼羅鱷是允許正常運輸和販賣的,它們的皮是歐美高端鞋包的原材料,過去四年每年都有超過二十萬張鱷魚皮從非洲出口。 還有南非海狗,納米比亞有個相關的年度狩獵活動,每年這時候有上萬頭海狗遭到圍捕、棒擊甚至活剝皮,以滿足時尚產業對皮草的需求。 再就是關于穿山甲的議題也是個重點,在國際上管理野生動物非法貿易的法規是《華盛頓公約》,這次同時舉辦了一場公約締約方大會,楊叔寶作為嘉賓負責旁聽和監管。 世界上八種穿山甲的保護級別全部升級,都提升到了完全禁止國際貿易的級別。 會議上有個小插曲,八種穿山甲分別進行升級投票,包括南非穿山甲在內的七種全票通過,沒有異議,但到了馬來穿山甲的時候出現了紛爭。 作為馬來穿山甲的棲息地所在國,印尼拒絕將之提升保護等級,他們投了反對票。 但也只有他們投了反對票,包括中國、越南、韓國、曰本在內的東南亞各國投了贊成票,馬來穿山甲的保護等級同樣得到升級。 在這個投票里中日韓三國表現最重要,因為印尼是出口方,只要沒有國家愿意接收他們出口的穿山甲,那就等于交易作廢。 生意永遠都至少需要兩個角色,一個賣出,一個買進。 現在從大會上來看,馬來穿山甲的銷售生意鏈被切斷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