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看著銀幕上,那略顯陰郁的畫面和沉悶的轉場,他暗暗的皺了皺眉頭。 左手捏著的圓珠筆在筆記本上劃出了一行大字,表達了他對這部電影的第一印象。 【攝影技術稚嫩,畫面色調故弄玄虛,濾鏡仿佛來自陰間,看上去就像是一部殯儀館拍攝的MV作品】 很顯然,祝好的導演功底,以及靖安墓園攝影團隊的技術,入不了挑剔的影評人之眼。 就是在這樣糟糕的第一印象里,《入殮師》的劇情,緩緩鋪開...... 其實《入殮師》的劇情進展是相對緩慢的,而且整個片子的臺詞對白很少,更多的是用角色的情緒互動去推進劇情。 這樣的表達方式,其實并不友好。 但是隨著劇情的進展,特別是第一幕“老屋迎來了刺玫瑰”后半段老林用小熊換下了小原藏在書包里的菜刀。導致小原在學校被同學欺負,回到家后跟老林發脾氣而被帶到了殯儀館。以及第二幕“腐泥也能生出花朵”里,老林第一次當著小原的面為死者入殮,在場的很多觀眾包括影評人,打起了精神! 關于死亡主題的電影,他們多多少少都看過。 但是像《入殮師》這種直接將尸體直白的攤開在觀眾面前,讓觀眾跟隨老林或者小原的當事人視角,去直面冷冰冰的死亡的方式,他們這還是第一次! 而對于只能通過字幕來接受對白信息的觀眾來說,臺詞對白少,劇情大部分都靠著鏡頭語言和人物情緒表達的方式,也遠遠要比《伶》這樣大量臺詞,甚至很多臺詞連翻譯都無法直觀傳遞的片子,要友好的多! 當影片進入到第二幕末尾,也就是老林處理那具在家中死亡一個星期而滲液的老婦人尸體時,整個放映廳中,已經沒有了此前的低聲議論和竊竊私語,整個放映廳里安靜的落針可聞! 仍然是第四排的最佳觀影位上,看著熒幕中老林為老人的尸體擦去滲液,用細膩而溫柔的手法為尸體整理儀容的那組長鏡頭,那握著圓珠筆的左手,輕輕的顫抖了起來。 【上帝!他們竟然用的是真的尸體!但是比這還瘋狂的,是我竟然在這個過程中看到了一種美感!】 【向上帝發誓,這是我近五年來,看過的最獨特的視覺表達!】 滴! 收到附加【震撼】【感動】【向往】的喝彩值,39812點! 第一排最中間的位置上。 聽著耳旁不斷響起的喝彩值入賬提示,李世信勾起了嘴角。 他長長的舒了口氣。 果然,這特么才是電影節的正確打開方式嘛! 在全場觀眾的震撼之中,長達一個半小時的電影時光似乎過的飛快。 隨著第三幕“別哭,這不是真正的終結”中澡堂老板娘意外死亡,老林和小原等人親自送別的劇情展現,放映廳里,出現了啜泣聲和抽噎聲。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