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第二幕這一段,是李世信根據上一世見過七十周年獻禮電影《我和我的祖國》中《相遇》改編而來。 在原版電影之中,因為人物感情關系的塑造問題,這一段在上映之后的反響其實一般。之所以說人物感情關系有問題,是因為在原版《相遇》之中,男女主人公的關系,僅僅是一對相處不久的戀人。 所以不論任素汐和張譯演技多么的爆炸,但是人物感情設定基礎單薄,因為蘑菇蛋研發兩人時隔幾年之后重逢的場面,情感爆發上始終就差了那么一層意思。 但是經過李世信這么一改,人物感情基礎從戀人關系變成了夫妻關系,情感上的層次就立刻得到了升華。 一個是對深愛丈夫,卻因為丈夫的百般隱瞞而心灰意冷的妻子。一個是因為要遵守絕密級保密條例,明明深愛并思念著妻兒卻不能說出口,甚至不能承認自己是自己的科研員。 這樣一來,男主角老李和女主角蕙蘭的“公交車”偶遇場面,在情感沖突層面就把矛盾給拉滿了! 效果嘛......已經不用多說了。 這一幕結束,趙瑾芝便趕緊去臺下準備下一幕。 李世信本來也該去換扮相的,可卻被幾個馬蘭來的嘉賓緊緊拉住手,一時間動彈不得。 第二幕“相遇”,明顯給一群馬蘭的子弟太多的感觸。 “李老師,能編出這樣的話劇,真的是太感謝你了。聽我母親說,我父親剛剛參加596的時候,為了保證絕對的保密,單位連招呼都沒讓他跟家里打。好好一個大活人就人間蒸發了,我媽整整發了兩年的尋人啟事,直到馬蘭基地建設好之后,組織上才派人過來通知家屬,將我們娘倆帶去了馬蘭跟我父親見面??吹侥鷦偛胚@段,我就跟看見了我父親母親一樣?!? 聽到嘉賓中一個小老頭的感懷,一群小年輕眨了眨眼睛。 “當初還真有這樣隱姓埋名不跟家里聯系就去基地研發蘑菇蛋的???” “什么叫真有?太多了??!” 面對一群年輕人的好奇,那清瘦的小老頭悵然道:“我記得那是到了馬蘭的第十二年,過年我和父母去鄧伯伯的帳篷里拜年。吃飯的時候,王京王爺爺也在。開了飯鄧伯伯端起酒杯,就對著在場的人敬酒。第一個敬到王京爺爺,他說叫了你十多年的王京同志,今天叫你王淦昌同志吧。王爺爺當時一愣,喝了酒之后,抱著鄧伯伯嚎啕大哭。為了保密,他改名十多年,都已經把自己原本的名字給忘了......” 在一群年輕人的沉默之中,小老頭嘆了口氣。 “參與596工程的人大概有二十多萬。在當時這些人在哪里,做什么,都是絕對保密的。除了錢學森,錢三強和鄧伯伯這些我們叫得上名字的科研人員之外,還有太多太多像老李這樣隨未名留青史,但是為國家事業做出犧牲的無名英雄了?!? 說著,他看了看李世信,又重重的拍了拍李世信的手。 “這就是我們來這里參加節目的原因,現在596工程已經不再需要幾十年前那么保密了,我們也想讓更多的人,知道馬蘭人的付出和犧牲啊......來的時候我還擔心,到這之后怎么說,能不能把想說的說出來。但是看到李老師這段話劇,我不擔心了。欄目組,用心了啊!” 滴! 收到附加【感激】的喝彩值,1066點!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