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李世信一下臺,就被一群話劇團的演員給圍了起來。 特聘是剛剛在臺上表演完的李家洛,三步并作兩步就奔到了李世信的面前! “老師,真是慚愧。之前演電視劇的時候,就總覺得自己似乎缺了點兒什么,今兒看您這一段我才知道。人物表現得太正......顯得飄啦!” 看著李家洛滿臉的慚愧,李世信笑呵呵的點了點頭。 “太上綱上線,角色一看就是活在藝術作品里的人物,而不是一個活生生的人。你不是演的不好,而是演的太好,把閃光點全演出來,把這個角色神性花,失去了人性了。” 李世信說的不深,但是聽他說完,周圍的一群演員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 其實李家洛剛才的表演,從主旋律作品的角度看絲毫沒有問題。 不能說李家洛演的有毛病,角色神性話,幾乎是當下主旋律影視作品主角的通病。 很多的公仆類和英雄類的影視形象,都被塑造的跟鑲了一層金一樣。讓人看著就知道——嗯,這是個人民公仆/這是英雄! 這不是某一個演員的毛病,而是整個國內主旋律作品的遺傳病。 大部分的主旋律作品,都受到古早時期樣板戲的影響;非常用力的把一個模范角色身上的閃光點挖掘放大,甚至是夸張,來彰顯人物的事跡和信念。 在以前影視行業不發達,看一場電影都是老大的娛樂活動的時代,這種演繹方式沒有問題。 但是時代變了。 現在什么時代? 全民娛樂的時代啊! 觀眾在接受了太多的影視轟炸之后,這種一上來就偉光正的感覺,很多人已經不感冒甚至打心眼兒里膩味。 你不能塑造出來一個活生生的,有性格有七情六欲甚至有缺陷的人物,閃光點再用力,其實效果都不大。 觀眾是用遙控器說話的,這些年主旋律影視作品的市場表現就已經很說明問題。 像是大火的《亮劍》,《士兵突擊》,你細品。 除了打仗是一把好手之外,一身臭毛病的李云龍。軸得恨人,但是一種頓感力量的鐵憨憨三多。能真正讓觀眾接受的,都是有血肉的平凡人。 《燕雙鷹》也火? 除了梗之外,有誰一遍一遍又一遍的去品味這部劇? 不存在的。 怎么才能讓當代人,特別是當代的年輕人接受一個主旋律的人物和故事? 并不是表現出這個人的閃光點,而是展現這個人的平凡。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