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入殮師》的內核,與李世信此前在斗手平臺發布的系列作品不一樣; 《漠北》講述的是戰爭,《閻寶霞》講述的是愛情,這是戲劇中兩大永恒的主題。而相比于這兩個系列作品,《入殮師》闡述的則是死亡這個沉重而宏大的主體。 所以在電影的節奏上相對緩慢,而且缺少強烈的外部沖突。 如果做個比喻,那么《漠北》系列便是一壺烈酒,喝下去之后會讓人壯懷激烈熱血沸騰。《閻寶霞》則像是一壇陳醋,蘊含了一個年代的酸與苦,但是將這酸苦和生活中的瑣碎拌在一起細細品嘗,卻有著別樣的回味悠長。 《入殮師》呢? 它好比一杯清茶,需要撇除浮躁,在平淡中去探索苦澀與甘甜。 斗手這種短視頻追求的是快節奏的視覺體驗,不像是院線平臺。這種分段化,非連續性,非沉浸式的觀影方式,注定很難體現出文藝電影中渲染,情緒上的推進和戲劇張力。 所以饒是李世信盡量的在每一幕中架設足夠多的情節點,打磨成一個完整的分段,以迎合短視頻平臺的觀眾習慣。但在將這個系列發布出去之后,他也沒想著能火到什么高度。 僅僅是為了之后電影節參展做一個預熱,靠著自己斗手和微博的粉絲,給作品增加一些人氣基礎罷了。 …… 晚上十點多。 就在李世信將明天的戲在心里過了一遍,剛剛準備上床睡覺之時,他的耳邊忽然響起了系統的一陣輕鳴。 滴! 收到喝彩值,70322點! 滴! 收到負面喝彩值,16222點! 而隨著兩聲系統提示,他的手機也陸續響了起來。 聽著連綿不絕的斗手提示音,李世信打開了床頭的閱讀燈,拿起了手機。 系列第二部分視頻發布出去不到一個小時,在沒有首頁推薦,完全靠粉絲基礎的情況下,已經獲得了四萬多的點贊和近萬條的評論。 不同于第一幕時候沙雕網友們帶著狂躁的吐槽,此時的評論區,就跟第二部分影片中所表達的內涵一樣,寧靜而祥和; “真的不敢想象,有一天我竟然會對一具遺體產生贊美的想法。開始遺體的模樣嚇得我直接鉆進了閨蜜的被窩,但是看到后面真的覺得它好美。那種寧靜和祥和,仿佛是一縷春光,讓陰森恐怖的殯儀館都有了色彩。” “樓上的錯了,其實死尸仍然會讓人覺得恐怖,只是我們不知不覺都受到了片中老林的影響——他對待遺體,表現出來的細致和尊敬。尊重死亡,或許……這就是信爺想在這個系列中表達的主題吧。” “在這一集里我看到了死尸,但是沒有看到死亡。老林整理儀容那一段我看了好幾遍,看到最后淚流滿面。不是被感動的,而是真的感覺到了神圣!就如同聽到了神的贊歌一樣,那哪里是在處理遺體?那是在歌頌生命啊!” “一個技校殯葬專業的苦逼慕名而來,以往的影視作品也看到過入殮的情節,但是他們還是太想當然了。現實中的入殮要恐怖的多,我見過車禍后肢體不全的,跳樓身亡渾身骨骼盡碎的。印象最深的一次是車禍把頭都壓扁了,需要用材料將遺體頭部填充起來,還有的干脆連頭都沒了,最后只能在脖子上掛個照片……感謝視頻的創作者沒有避諱這個行業中所面臨的丑陋,也感謝創作者演繹出了這個行業的尊嚴!” “在看到那具馬上腐敗的遺體時確實有些害怕,但是觀看了整個入殮的過程后,我覺得自己的心態很平和。即便看到評論里面的專業人士說這是真正的尸體,但是也沒有什么波瀾。@華旗藝人李世信,不過信爺出境的是真正的尸體么?要是真的,劇組路子太野,您老的膽子也太大了吧?” 看到一群沙雕網友難得的不再沙雕,李世信深感欣慰。 韭菜們,跟著老夫混了這么長時間,你們成長了啊! 再看到評論區和私信里,網友們紛紛詢問起拍攝情況,李世信想了想,將此前為老人整理儀容時的素材,打上了“入殮師片花”的標題。 素材這部分是祝好經過剪輯的,將四個兒女的畫面都做了處理。 觀看了一遍,感覺沒有什么問題之后,李世信附送了一段文字動態發送了上去;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