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這個世界的科技發展總體來說跟上一世十九世紀中期相差不多,但是仿佛歷史在文藝復興時期走了一個拐角。 被稱為文藝復興三杰之一的大奧術師、蒸汽機械之父萊昂納多·迪卡普閣下發明了最初的蒸汽機和差分機,并且還有著飛行器、潛水器等一系列未經證實的超越時代的黑科技發明,由此這個世界走上了蒸汽革命的道路,開始了轟轟烈烈的解放思想禁錮的文藝復興運動。 只是最早的蒸汽機因為有著大量的魔法與煉金技術存在,無法在普通人之間大規模應有,將近二百年的發展,在進入十九世紀的時候,才出現第一臺用在紡織廠上的真正意義上的蒸汽動力。 約翰十分懷疑那位蒸汽機械之父萊昂納多·迪卡普也跟那位紅胡子巴巴羅薩大帝一樣疑似穿越者。 目前的蒸汽飛艇大概只有一般小漁船的大小,長不過五十尺,也就是將近十六七米的樣子,寬要比船只大不少,整個飛艇艙體看起來胖胖的好似一條河豚魚,還是生氣膨脹的那種。 飛艇之上,還有一只體積更大幾倍的硬殼氣囊,看起來就好像吃的太肥的金槍魚。 不過這么大的飛艇體積至少有三分之一都被后方的動力艙所占據,再除去船員的位置,一艘蒸汽飛艇也不過就是能乘坐十幾人而已,跟前世的小巴車也差不太多。 雖然不是沒有飛艇公司試圖打算造更大體積的飛艇出來,但是經過蒸汽機械工程師們反復測試,得出的結論就是以目前的蒸汽動力水平,這樣尺寸的飛艇體積是在平衡了載重與速度方面最優的設計方案。 其它一些更大體積的飛艇設計不是有著這樣那樣的缺陷,缺乏適用性,就是飛不多遠或者根本飛不起來。最主要的還是安全性,乘坐的起飛艇的都是非富即貴,對于安全性的要求往往還要大于舒適性。 所以蒸汽飛艇從轉化為民用開始這二十多年來,最大也只保持在現在這個尺寸,這樣的飛艇的安全性已經通過了證明,除了遭遇未知風暴或者飛禽襲擊那種情況,倒也沒聽說過哪一艘出現過墜毀的問題。 即便是有了問題,飛行高度通常只有三百尺左右的蒸汽飛艇也有足夠的浮力與時間去臨時迫降。 這是當前蒸汽動力的局限性,各國軍方雖然有著不同型號的大小飛艇,可那都不是用來運輸的,而是特種作戰型號。 再加上采用了煉金實驗室出產的特殊合金的飛艇外殼質量如同輕木,硬度卻不輸鋼鐵,不過產量有限,而且價格很高,這也是蒸汽飛艇沒辦法大規模生產的原因所在。 在蒸汽機發動這段時間里,約翰思考著自己在西部這邊的產業和布局。 “老師那邊完全不必要去擔心,相信不會有人膽敢去撩一位即將突破至黃金的準鎮國級強者的虎須。” “銀月莊園這邊也不擔心,有馬文和德魯兩個熟手主持,又有便宜叔叔盧西安那邊的照應,應該是不成問題。”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