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 論戰-《歡迎行走大人》
第(2/3)頁
可惜,大部分紅點都已經路過,并沒有在那里遭遇匈奴人的部族。
繼續往后走下去,地圖上的紅點就只剩可憐的幾個。
另外山丘、河流的標志,在地圖上都有編著。
并且順著紅色的進軍路線辨認,可以看出大軍路線已經穿過的地方,各種地形的標志都比較明確。
路線箭頭尚未抵達的地方,基則本沒有地形標注了。
可見西征大軍對于塞外的情報真是稀少,第一次西征就是一場摸索,不管是勝是負,都是在加深對草原匈奴的了解,為第二次西征積累資本。
等到軍中校尉全部抵達中軍將帳,衛將軍看見人數已齊,頷首講道:“近日匈奴探馬增多,疑匈奴主力不遠。”
“按照地圖,大軍明日會行至匈奴赫蘭部,可能會與匈奴大軍交鋒。”
“……”
陳無數認出路線前方的兩個紅點,正是羊皮紙上的紅點。
其中較近的那個點位,就處在行軍路線的前方。
聽到這里,他才恍然大悟,原來那個部族叫作赫蘭部,估計實力不弱,才敢主動跟大軍對抗。
衛將軍繼續按劍講道:“我西征大軍共分四路,每路出關都直插草原腹地。”
“匈奴各部零散,小部族不過百戶,中部族不過千戶,皆不足為慮。”
“但是除去大小部族外,匈奴有左賢王、右賢王兩人,帳下各有萬戶。”
“有匈奴單于一人,帳下有兩萬戶。”
帳內將校皆知,這是匈奴部族的三大主力。
不過以匈奴人四散游牧,互相紛爭的天性,三大主力往往很少共同行動。
曾經匈奴向大汗遣使的時,左右賢王與單于的使節,都是從不同的方向入關,表露互相不和的信息。
匈奴民族目前更像是聯盟制度,各個個部族互相間爭奪,劫掠,只有在名義上把“單于”尊為匈奴共主,聯盟首領。
漢武帝聽聞匈奴筑起勝地“龍城”,就是害怕匈奴達成實質上的統一,害怕此代的“軍臣單于,真正掌控匈奴全族。
才會傾力促成漢軍西征,試圖搶在匈奴制成,攻漢以前,對匈奴造成重創,打破即將集權的匈奴制度。
派四路大軍出征意義,就是想要先掃清中小部落。
再分別擊破左賢王、右賢王兩個萬戶大部落。
最后四路大軍匯聚,一共迎戰單于部。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德江县|
富平县|
松潘县|
北票市|
平遥县|
彰武县|
乌恰县|
琼中|
禹城市|
沽源县|
宁海县|
白河县|
玉环县|
富锦市|
平昌县|
新绛县|
娄底市|
吐鲁番市|
长垣县|
莎车县|
辽中县|
鄂托克前旗|
三门县|
梨树县|
长武县|
湖口县|
小金县|
仪陇县|
宜黄县|
庆云县|
丰原市|
许昌县|
金湖县|
河源市|
宁化县|
拜泉县|
铅山县|
绥江县|
渝北区|
尉氏县|
凌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