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你,在胡言亂語何事?” 道祖皺眉凝視著李長壽,似乎想看李長壽是不是在玩笑,見李長壽面色嚴正,又道:“莫要說這般話語。 貧道與你那前輩如何是一人?” 李長壽凝視著道祖,雖隔著半丈之距,但此刻他的目光銳利如刀,似是能將道祖雙目戳破。 矮桌的方正桌面上依然維持著云鏡,其內顯露著孫悟空的情形。 竹屋內沉靜了一陣。 “道友不認?” 李長壽輕聲問著。 “此污名,匪夷所思。” 道祖淡然答著。 兩人看不出半點威勢,像是在說著家常,但彼此間存在一種玄妙道韻。 于無聲處存驚雷,于寧靜中起戰吼。 仿佛是常見的‘暴風雨前的寧靜’,但這份寧靜終歸被李長壽的一聲朗笑所打破。。 “哈哈,哈哈哈! 我就知道友不會認,畢竟這些真相公布于眾,洪荒天地自會大亂,不知有多少生靈絕望消逝,也不知老師是否會重開辟一界。 道友是不敢認吧?!? 道祖淡然道:“若此事為真,貧道有何不敢認? 這天地不會因任何事而崩碎,生靈的絕望消逝不過是生靈之心太過脆弱。 你老師秉承盤古神之遺志,所做之事乃是守望洪荒,而非重新開天辟地。” 李長壽笑道:“既然道友如此自信,那可否回答我幾個問題?” 道祖淡然道:“且問便是。” 李長壽道:“浪前輩年記被毀掉的最后一頁,內容到底是什么?為何浪前輩會在短時間內發瘋?” 鴻鈞答:“此前于你所顯,貧道與浪彼此出現了分歧?!? “道友剛才展露的那段記憶,其內浪前輩的情緒明顯與年記最后的情緒對不上?!? 李長壽定聲道:“浪前輩見證了開天辟地的過程,年記那倒數第二頁我所見的浪前輩,似是遭受了巨大打擊、道心完全失守。 定是有什么事突然展露在他面前,或者被他突然想通,以至于道心提防崩碎。 道友,這一點我應當沒說錯吧。” 鴻鈞默然不語。 李長壽笑道:“我推斷,那時應該是浪前輩知曉了你們之間的關聯。” “貧道與他并無關聯!” 鴻鈞目中露出了幾分怒意。 李長壽淡然道:“道友何不拿出浪前輩年記的最后一頁,一切自可真相大白?!? “真相如何,重要嗎?” 鴻鈞冷然道:“貧道如今就是洪荒天地,貧道而今就是三界之主!天地本源在貧道體內,你終究不過是敗亡之終途!” “是嗎?” 李長壽淡然道:“若我有手段,可讓道友失去與天地本源的關聯,又如何說?!? 鴻鈞下意識捂住心口,隨后凝視著李長壽,笑道:“若有這般手段,你何必與貧道說這些廢話?!? “因為我想給你一條活路?!? 李長壽低聲道:“雖然你只是浪前輩繁衍出的虛假人格? 且還殺了主人格? 但我依舊把你看做是我半個同鄉。 更何況,我能有今日? 也是靠你照拂。 你給了我諸多好處? 雖然更多的是算計,但我并非不知恩之人。 你害死的生靈許許多多? 除卻我師之外,并未動我的親友;雖然我師的那口惡氣? 我心底一直散不出去? 但終究還是想再給你一條活命的機會。 此時知曉此事的,只有你、我兩人。 收手吧,我會在天地之外的囚籠中,給你一個小院? 讓你靜靜看洪荒今后的變化?!? 鴻鈞的笑容帶著少許無奈:“你連自己手段都不肯說? 貧道如何能信?!? “說了就不靈了,”李長壽正色道,“就看道友是否信我?!? “總覺得道友是在空手套白狼,”鴻鈞目光恢復清澈,搖頭道? “一切不過是你的猜測罷了,這猜測雖然精彩? 但并沒有什么依據?!? 李長壽道: “那姮娥之事,道友如何解釋? 我其實對不住姮娥道友? 畢竟姮娥道友心底單純,而我利用了她。 火皇伐天時? 我就已基本確信了道友你與浪前輩的關聯? 請她一起? 不過是為了驗證這個猜想。 道友當時對姮娥的態度,就是最好的佐證?!? 鴻鈞淡然道:“貧道會寬恕姮娥,不過是因她是老友之弟子?!? “哦?老友之弟子?” 李長壽緩緩嘆了口氣,“那道友可否讓我講個故事?” “悟空醒來還早,你想說什么自是可講,”鴻鈞言道,“但故事始終只是故事。” “道友當真是……不見棺材不落淚?!? 李長壽右掌托著那團混沌氣息,緩緩推到了方桌正上方;左手并起劍指,身周仙光環繞,背后出現了一只書卷。 靈娥的道。 李長壽道: “道友可知,自我離開洪荒天地的這近千年,做了哪幾件事?” “莫要賣關子了,講就是。” “第一件事自然是用天魔之道控制虛菩提,感悟天地大道,尋找抹殺道友的手段。 第二件事,是陪靈娥和云她們。 還有第三件事,就是分出了一縷元神,模擬成天魔的狀態,在混沌海緩緩展開了自己的仙識,與混沌海融為一體。 類似于天線那般?!? 李長壽道:“這其實是很危險的一件事,道心失衡就會影響本心,但我必須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答案?” “對的,答案?!? 李長壽抿了抿嘴唇,低聲道:“一個,從我來這個洪荒、這個天地,就問自己的那個問題,它的答案?!? 鴻鈞饒有興致地反問:“哪般問題?” “這天地,為什么會是這般?” 鴻鈞不由更感興趣了些。 李長壽輕輕呼了口氣,開始講起了問題的來源。 “道友……我便稱呼你為前輩吧。 前輩你覺得,一個新降生的孩童,在不接觸任何語言的前提下,能否掌握一門語言?” 鴻鈞微微搖頭。 李長壽道:“對,不能,老家那邊有很多實驗。 語言是集體記憶,是屬于傳承的一部分;不只是語言,文字、技藝、思想、旋律,這些都是集體傳承的一部分。 即,是需要新生兒在融入這個集體時,學習、記憶并掌握的工具。 這個道理道友應該沒有異議。” “不錯?!? “那我們繼續延伸些……邏輯。 邏輯是思維的規律和規則,有客觀和主觀之分。 這就延伸出了另一個關鍵詞,思維邏輯?!? 李長壽身體前傾,瞇著眼,凝視著道祖,低聲道: “文明形成的環境不同,如果兩個文明不存在原始、持久、穩定的交流,文明之間形成的思維邏輯是不同的。 地球上的古文明,只是幾千年前的古文明,從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的兩河流域醞釀出的文明,與華夏大地上醞釀出的文明,就是互不相同。 假若兩個文明能夠相遇,他們是能通過學習互相交流的,因為再向前追溯,彼此有同一批祖先,思維邏輯是相近的。 洪荒天地,地球呢? 我就問一句,為什么我能毫無阻礙地理解這個天地。 為何我能與這個天地間的生靈互相交流,并沒有太多界限,只是學習了下這里的方言? 很簡單,這個天地間生靈思考的邏輯,與我原本的思維邏輯互通。 這是我在修道前就放在心底的疑惑,而當我接觸到浪前輩之后,突然就有了個瘋狂但合理的念頭。 這個洪荒天地,到底是誰締造的。 這個集合了我華夏老家神話和文化的世界,到底是誰的手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