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千里眼順風耳的跟腳其實也蠻有意思。 他們本是人族一對兄弟,喪命后得遇兩縷天地金精、水精氣息,化為妖仙、拜入截教。 千里眼名為高覺,順風耳名為高明,是封神大劫前期入封神臺的截教仙。 這對兄弟本身沒什么太大的本領,但夠機靈、反應快,又有‘半天生’的探查神通,長得也是有些隨心所欲,頗有威嚴。 李長壽離開洪荒,姜尚主持封神,這兩兄弟被選為了凌霄殿前跑腿的信使,天道之力加持之下,可頃刻間探查天地人三界各處。 且說那七彩霞光沖了凌霄殿,殿內議事的仙神齊齊被驚動。 玉帝正自惱怒,當下就要發火,千里眼與順風耳先是入殿及時稟告,又奉命看向了那霞光起始之地的情形,進殿內稟告一二。 “啟奏陛下!” 高覺定聲道:“末將所見,那霞光來處有一石猴,所在之地乃東勝神洲妖屬花果山之地,這石猴似天生神通,出世驚起靈氣波動,驚擾天庭!” “石猴?” 玉帝沉默一陣,凌霄寶殿出現天道之力波動。 很快,玉帝緩聲道: “補天石孕育石胎罷了,許是得了人族圣母賜下的法力,各位愛卿繼續議事,不必多管。” 眾神低頭領命,口稱“遵命”。 千里眼與順風耳低頭后退,去了殿門外把守,與那原九龍島四圣、而今的凌霄殿鎮殿四元帥并肩而立,威風堂堂。 凌霄殿內繼續此間議事的節奏,玉帝心情卻莫名好了些。 已是許久了,這位天帝沒有露出過笑意,今日倒是微笑了幾次。 靈臺方寸山,李長壽掐指推算,很快就通過天道推算到了東海石猴出世且驚動天庭之事。 他略微猶豫,還是駕云趕往東海,暗中觀察天庭反應。 道祖親自指派的猴之師,做這些也都是‘分內之事’。 半日后,夜幕時分,李長壽總算親眼見到了那只石猴。 他蜷縮在山林的一處縫隙中,一身淺金色的猴毛被泥污遮掩,腰間還套著樹葉變成的遮羞之物。 莫要小看了這遮羞之物,這就是天地靈胎與普通生靈的不同之處。 在石猴眼中,李長壽看到了少許茫然,少許驚慌,更看到了一種向往、一種好奇。 夜色漸深,石猴摸了摸干癟的肚皮,外出找了些樹葉、淺草,放在嘴里嚼了幾下,很快就發現了幾顆桃樹,爬上去大快朵頤了一陣。 而后,這石猴還頗為謹慎地回了此前的山壁縫隙,在其中靜靜蜷縮著,度過了自己出世后的第一個夜晚。 東海之上飄來大片陰云,花果山起了風雨。 石猴呆呆地看著陰暗的山地,聽著雨聲、風聲;李長壽也不知,它此刻能看到什么、能感受到什么。 但應該,是感受到了生靈的孤寂。 石猴打了個哈欠,眼皮不斷打顫,慢慢熟睡了過去。 李長壽身形落在這山壁上,盤腿坐下,隱藏自身氣息、身形化為虛淡,也是面露思索的表情,在此守了一夜。 有天道庇護,李長壽并不擔心石猴的安危。 但不知為何,總想離這猴子近些,也算暗中陪伴它度過這最難熬的一夜。 待第二日清晨,李長壽準備悄悄離開時,心底泛起諸多感悟。 這些感悟卻非有關大道、神通,而是關于人生。 生靈生而孤獨,所以渴望結伴。 孤獨地深陷在這個沒有光亮的黑夜,石猴心底或許會因此,去向往光明、追逐光明。 因為黑夜如此深邃,所以才更相信光亮在前路吧。 李長壽心底感慨叢生,不知為何,他想到了自己上輩子臨終前那段難熬的日子。 他病情二次惡化的時候,瞞著家人,只是讓自己死黨送自己走了最后一程,留下了告別的視頻,表達自己對親人的感恩、感謝以及愧疚。 忍著病痛坐在輪椅上,抬頭看著一棵梧桐樹泛黃的葉子時,李長壽也曾質疑過、迷茫過,不知自己這人到中年就提前沒了的人生,到底算什么。 但質疑和懷疑并不能改變什么,生命的終點就是徹底的黑暗。 李長壽不只一次問過自己這個問題——【在洪荒天地間醒過來的自己,還是上一輩子的自己嗎?】 答案他已經尋到: 是。 這并非是一段記憶的嫁接,也并非是魂魄的重生,更不是喝了孟婆湯之后的輪回轉世。 說的簡單些,是李長壽這個生靈個體的真靈,透過一處時空縫隙,被拉入了洪荒的六道輪回體系。 真靈長河不只是流淌在混沌海和洪荒天地,它流淌于一切有形之界,投影出萬千生靈。 混沌海也并非唯一有形之界。 只要找到那處時空縫隙,自己就有可能回返地球。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