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自是今日的帝辛。 李長壽低頭拱手行禮,口稱:“拜見大王。” “哈哈哈哈!大史你竟在此處!寡人思念久矣!” 帝辛大踏步向前,背后有大群文臣武將跟隨。 李長壽:…… 說的就跟他們很熟一樣。 待到近前,幾位托孤大臣各自對李長壽打過招呼,帝辛嘆道: “當年大史不告而別,寡人與太師心殤久矣,今日能得見大史尚康健,寡人安心,安心了。” 李長壽笑道:“唉,年事已高,不能為大王出謀劃策安定四方,心中頗感遺憾。” 帝辛目中光芒閃過,笑意更濃郁了些。 “大史為何會在此地?” 顯然,聞仲對帝辛又說了點什么。 李長壽心底暗嘆,緩聲道:“在此地養老做個住持,這里山清水秀,頗為怡人,今日本由我為大王住持拜祭大典,看這樣子,只能讓其他住持來了。” “大史歇息,大史歇息,”帝辛看向前方圣母大殿,笑道,“不過拜神之事。” 李長壽含笑點頭,言道:“多謝大王體恤。” 帝辛笑著點頭,也不再多說,邁步走向大殿,李長壽就被幾位大臣圍住噓寒問暖。 側旁那惡來,此刻抿嘴、皺眉,默默抬手捏了捏自己的大嘴,有點不知該如何開口。 李長壽抬手拍了拍惡來的手臂,贊嘆道:“好家伙,夠壯實。” 隨后就含笑走遠,任那惡來一陣傻樂。 這般小風波迅速歸于平靜,李長壽跟在幾位大臣身后,與帝辛一同進了圣母殿。 又有正式住持前來,主持稍后祭拜大典。 帝辛背著手,在幾位大臣的解讀下,欣賞著大殿兩側墻壁上的精美壁畫,壁畫的內容便是女媧造人、女媧補天、女媧賜福等畫面。 一尊五丈高的女媧玉像豎在大殿正中,其上散發著淡淡玉光,但面容和發飾都被白色布匹遮住。 ‘圣母不顯真容’,是此時凡人對圣母娘娘最高的敬意。 待帝辛參觀完大殿,那老住持就問,是否現在立刻開始祭典,帝辛言道: “不必太過周折,寡人奉上祭品,拜一拜圣母就是。” 那老住持自不敢說什么,幾位大臣也早知大王是什么性子,自不會在這繁文縟節上多嘴。 不多時,有甲士抬來烤熟的牛羊牲畜、瓜果點心,帝辛取了三炷香,面色凝重地對著圣母像拜了拜,將香插在香爐中。 帝辛后退幾步,側旁有甲士搬來軟墊,而后帝辛撩起衣袍下擺,率殿內殿外眾文臣武將、甲士兵衛,緩緩跪伏了下去。 此刻,李長壽突然明白了,為何帝辛要來參拜圣母像。 女祭團全程被排擠在外,沒能參與任何步驟,而帝辛一句‘一切從簡’,就將女祭團隔絕在外,從而將神權握在了掌中。 這一步走的,當真是妙。 正此時! 李長壽耳尖一動,正對著圣母像拜祭的他,突然抬手朝帝辛一點。 凡人不可見之處,先是一道淺紫色毫光朝帝辛飛射,但隨著李長壽這一指點出,帝辛身后出現了一抹淺白色的光暈,將這毫光穩穩當下。 ‘嗯?’ 李長壽雙目微微一瞇,這具紙道人只是跪伏不動,心神立刻挪移。 圣母廟之外,一名甲士微微皺眉,豎起大拇指、又對著大殿方向輕輕摁壓。 但這次,他剛有動作,一只大手突然出現,死死地摁住了他手腕。 這甲士一愣,順著大手看去,卻見一名身著青袍的老道,身形虛淡、面露微笑,對自己道一句: “道友,好久不見。” 甲士嘴角露出幾分冷笑,身體抽搐了幾下,無力地趴倒。 而在甲士身上,一縷淺藍色的煙霧彌漫而出,凝成了凡人不可見的虛淡身影,背負雙手、含笑看著李長壽。 他身形微胖,面容可用富態來形容,嘴邊一直帶著淡淡的微笑。 西方教,彌勒。 “道友見我在此地,似乎絲毫不驚訝?” 李長壽嘆道:“早有預料,只是沒想到來此地的是道友罷了,道友能回歸天地間,想必是得了天道準許。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