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該做點小布局了。 行至碧游宮,云霄與李長壽自是引來不少截教親傳弟子的側目,幾位圣母向前問候,幾位男仙寒暄一二,卻是不見圣人蹤影,也不見多寶道人身形。 那通天教主的隨侍仙卻來了兩位,與李長壽解釋說,圣人老爺去混沌海中確定某件寶物的蹤跡,若得了消息會及時通知李長壽。 李長壽心里的大石,終于放下了一些。 此前答應通天教主出借鯤鵬號之事,倒是可以如約兌現,不會平白無故欠著截教人情了。 至于追不追的上、拿不拿的住某件寶物,李長壽卻是不敢打包票。 老規矩,斟酌以對,盡力而為。 眾仙寒暄說笑一陣,又引來了不少小輩在殿外偷看。 李長壽聊天中,不經意間問了句:“此前聽公明老哥說,金靈師姐近來收了個新弟子,不知是哪位?” 殿內有個面容兇惡但眼神頗為溫和的中年老道,此時出聲應道: “長庚師叔,您說的可是聞仲師弟?” 這道者自是余元,金靈圣母的成名弟子,一身本領直追截教二代中的高手,是截教三代弟子中的佼佼者。 李長壽含笑道:“似是這般道號。” 余元忙道:“這是聞仲師弟的本名,并非道號。” 有二代男仙笑道:“余元,長庚說是道號,那自然就道號。 聞仲師侄何在?不如請他過來一見。” “弟子這就去喊,”余元笑著道了句,但轉身時又道:“道號跟名諱還是有些不同的。” “行,行,知道了,”那男仙也是滿臉無奈。 李長壽聞言微微一笑,目送余元走遠。 上次度仙門遭襲,余元和余化這對師徒,曾因為化血神刀現身之事,為截教背鍋。 比二人對截教的忠心自是沒話說,也是封神榜上有名的一號人物。 但大名鼎鼎的聞太師,讓李長壽更是期待。 不多時,那余化帶著一名青年道者,自碧游宮角落駕云而來。 瞧這道者,天生威嚴面容,天庭飽滿、中有豎眼,短眉、大眼、鼻梁高挺,雙目炯炯有神,身形也算魁梧,有一種天生神將之風采。 李長壽用仙識仔細打量,發現聞仲的豎眼應是天生神通,并非楊戩那般因祖巫精血得來。 人族也并非毫無血脈之力,最初那批由女媧娘娘捏出來的人族,本身資質出眾、天生神力,也被女媧娘娘賦予了一些神通和本領。 ——譬如自家大法師。 但時至今日,人族的血脈覺醒者已是無比罕見,聞仲也當得‘天材’之稱。 李長壽與云霄端坐在大殿內側,那聞仲被余化引著入內,到得李長壽面前,一同做道揖行禮。 能看出,聞仲有些緊張,抬頭打量了眼傳聞中的那個男人,又立刻低頭保持沉默。 這位能攪動洪荒風云,直面六位圣人的天庭正神…… 這么年輕? “不錯,不錯,”李長壽含笑點頭,緩聲道,“聞仲師侄資質不凡,入門不久已是有這般道行,今后必是一方大能。 來,小小禮物,還請師侄收下。” 言說中,李長壽自袖中取出兩只寶囊,其內放了靈丹妙藥,都是出自他這個人教小煉丹師之手。 作為人教之中,煉丹之法穩穩排在前三的天庭權臣,李長壽送出來的東西自不會差了。 周遭不少截教弟子眼中帶著幾分羨慕,聞仲接過寶囊后,道心也是有些不穩。 有點小激動。 顯然,李長壽如今已成了旁人眼中的大佬,一句稱贊、些許示好,都可影響大教弟子的心神。 “多謝長庚師叔,”聞仲又做了個道揖,“弟子定竭力修行,為截教興盛出一份力。” 李長壽含笑點頭,心底卻是暗自嘀咕: ‘你完全不用多出力,只需稍后在封神大劫時,找不到奇人高手壓陣,少去金鰲島這般地界逛蕩就行了。 說不定大劫進程都會被打斷。’ 當然,這事也就隨便想想,不敢真的這般去說。 一切都有天道的劇本,李長壽也只能做些微調。 對金靈師姐的弟子,李長壽自是不能厚此薄彼。 當即又在袖中取出一只寶囊遞給余化,也是鼓勵勉勵幾句。 明明,李長壽的年歲只有人余化一個零頭,卻要一本正經倚老賣老,鼓勵余化努力修行。 余化也是一個敢說、一個敢聽,目中還滿是感動。 這讓側旁云霄幾次沒能繃住,差點笑出聲。 …… 李長壽陪著云霄,將截教有名氣的道場,都明里暗里逛了一遍。 從碧游宮就近去了金鰲島,再到九龍島、蓬萊島、瀛洲島等等。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