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機緣啊…… ‘也不對……’ 跪坐在地上的李長壽,身形慢慢站了起來,背著手注視著地上的淺草,心底不斷盤算。 就算心灰灰、意冷冷、心痛痛,仙識依舊不忘監察周遭。 自己錯失了這次機緣,似乎并非是純粹的壞事。 凡事都有好的一面,也有壞的一面,自己現在進兜率宮,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并非完全是好事。 自己如果此前隨了大法師的心意,就違背了人教教義,反而有可能會失去‘圣人老爺之眼熟’…… 如此一來,自己后面的展路線,有可能是成為大法師的弟子,或是圣人化身太上老君的弟子。 那今后的封神劫難,自己豈不是有可能,會成為人教應劫之人? 封神劫難前,太清圣人一句‘我只有一個弟子’,可讓玄都大法師之名免于封神榜。 若自己現在入了兜率宮,說不定道門三教大劫就應在了自己身上! “唉……” 現在也只能這么安慰自己了。 李長壽自然知道,他此時入了兜率宮,也可通過提前為玉帝效忠,謀天庭正神之位;而進兜率宮之后,自己的生命安全系數能得到極大的提升…… 只是如此換角度考量,會讓自己心底的失落,緩解大半罷了。 就跟他上輩子,還在上學時看上了一款跑車,沒買就省了幾百萬……一樣。 這次機會雖沒能把握住,倒可以仔細總結;修仙至今,也算有了比較珍貴的失利經驗。 某大羅金仙說的好,失敗是成功的娘親。 雖然成功總像是被后娘養大的,還經常被擠壓縮水…… 凡事都是過猶不及,一心求穩自然也有弊端。 在李長壽上輩子讀過的故事中,若當年諸葛孔明不是一心求穩,接納魏延‘兵出子午谷’的奇謀,或許《三國演義》的結局,就回歸不到歷史走向。 那…… 自己,要不要在穩的基本盤保持不變的情況下,在某些方面,稍微奔放那么一點點? 李長壽斟酌一二,還是打消了這個想法。 現如今,他手握太清、玉帝兩條繩索,且這兩條繩索的方向暫時是重合的,自己可憑它們迅爬升,已不需要去冒太多風險。 處理好龍族上天之事; 自身度過金仙大劫; 紙道人上天庭入神職,為他謀正神之位,應對好今后的封神大劫。 這才是自己需全力以赴的三件大事! 這次機緣,得之我幸失之我命,沒就沒了吧。 雖然不能變的更好,但起碼不會因這次事件,而變的更差。 念及于此,李長壽輕笑了聲,整個人再次恢復起了精神。 前后,也不過片刻。 心底念頭豁然通達,一縷縷道韻在他心底流轉,感覺自身與天地多了一份關…… ‘且慢!’ 最近這感悟怎么回事? 怎么總是在這種地方、這種情形冒出來。 李長壽趕緊摁住自己這不安分的道心,吸納重重感悟,稍后回山再行突破。 壓制感悟并非完全丟掉感悟,只不過,是讓頓悟推遲,會損失一成到兩成的好處罷了。 現在大法師已經不在此地了,自己感悟突破暴露修為,已經沒了半點正面意義,只會給自己惹來麻煩。 然而,李長壽這邊剛壓制住自身的感悟,就突然察覺到,身旁有一縷稍微淺薄,卻也稱得上玄妙的道韻,正緩緩朝著四周流轉…… 突破了? 剛才還以為有琴玄雅只是偶有所悟,看此時她這般模樣,似乎是要突破一個境界! 原本席地盤坐的有琴玄雅,此刻正緩緩懸浮,身周有一縷仙靈之氣環繞,一朵朵六瓣蓮花,在她體內緩緩飄出。 六瓣…… 李長壽頓時感覺……有些低了。 達不到九瓣,最少也應七瓣、八瓣,這樣才算根基扎實。 不對,不只是突破! 似乎還是連續突破,直接渡劫! 李長壽思索少頃,已有決斷,對熊伶俐傳聲道: “伶俐,去百丈之外,對周圍大喊,這里有人要渡成仙天劫,讓他們離遠點。” “哦!” 熊伶俐扛著大錘朝遠處跑去,每跑兩步,又扭頭小聲問了句,“表兄,是在一個方向喊嗎?” “稍后我會在此地立下大陣,你在大陣邊緣跑幾圈,不斷呼喊就是?!? “哎,明白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