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573章 千百年后誰又會記得誰?-《漢闕》


    第(2/3)頁

    最后是連山海經也沒記載的“南極鵝洲”——這名越聽越奇怪,任將軍在他所作的《天下九洲輿圖圖略》中描述說,那兒冰天雪地,勝過北俱蘆洲,還有一種吃人不吐骨頭的鵝存在!

    《楚辭·天問》里說:“東西南北,其修孰多?南北順橢,其衍幾何?”這個問題,任弘算是用這地圖做出解答了。

    “天下”的概念,也已隨著任弘的開拓與出海漢人不斷傳回的消息,而變得極大,不再局限于中國一隅,而擴大到了幾乎整個星球。

    看了一會,劉詢摘了鼻梁上的眼鏡感慨:“當初在尚冠里時,與道遠醉后言志,朕說,朕的志向,是做大漢征西將軍。”

    “我看啊,他任道遠才是征西將軍!”

    劉詢語氣里不知是感慨還是羨慕,說完話卻咳嗽了幾聲,他這身體啊,是一年不如一年了。

    “不過,才帶去六千人,夠么?不是說大秦國有雄兵數十萬么。”

    谷吉稟報道:“身毒都護府船舶有限,輜重補給亦難,多的也帶不了。”

    劉詢笑道:“若驃騎將軍早說,朕可以派上幾千人去馳援,南海艦隊、東海艦隊,亦已擴軍至百艘艦船,就算那大秦國遣船隊東來侵我,亦能讓彼輩有來無回!”

    “對了,河中和身毒誰留守?”

    谷吉應道:“河中有堂邑侯駐防,貴山侯白則南下到了巴鐵城,更何況,還有安平公主在身毒。”

    劉詢了然,讓谷吉退下,本想再乘著天沒黑透,繼續看會奏疏。雖是天下太平海晏河清,但大漢太大了,經常會有小災小禍發生,而安東都護府那邊,眼里只有利潤而無禮義廉恥的齊地商賈,也與三韓土著沖突不斷。

    但不知為何,或是故人的消息擾了他的情緒,也可能是對任弘這把年紀還能乘風破浪萬里遠征感到嫉妒,劉詢就是靜不下心來,手里的丹筆在奏疏上停了很久就是沒落下去。

    也罷,他索性投了筆,起身問弘恭道:

    “麒麟閣的圖,畫好了么?”

    ……

    大漢未央三閣:石渠閣乃是皇家圖書館、天祿閣是收錄皇帝與大臣們的奏疏文書,最后是麒麟閣。

    此閣乃是漢武帝元狩元年幸雍獲白麟后所修筑,以紀念那自孔子后五百年未有的祥瑞,用于珍藏圖籍。

    已立七十余年的麒麟閣沒有春秋三傳大辯論的石渠閣那般熱鬧知名,也不如每日小黃門門運著皇帝批注的奏疏副本出入的天祿閣忙碌,一向十分僻靜。直到去年天子大病一場后,便招來了許多畫匠,在麒麟閣中作畫。

    已是大漢丞相的張敞念起此事就十分感慨:“今上之世,政教明,法令行,邊境安,四夷親,三單于款塞,天下殷富,六合同風,百姓康樂,其治過于文帝之時,武功勝于世宗之時。”

    于是在去年天子從大病中緩過來后,有人便提議:“自古每逢世之隆,則封禪答焉,古者先振兵澤旅,然后封禪。”

    然后便列舉了天子的各種功績,從滅匈奴,開六都護等,疆域超過了武帝時,自是有和世宗一樣,有封禪資格了。

    甚至有人言:“封禪者,合不死之名也。”想要慫恿皇帝通過封禪,向上蒼求得延壽命。

    天子卻還沒糊涂,拒絕了:“秦始皇帝、世宗皇帝皆封禪,然皆不得長生也。”

    他記得,自己曾與任弘聊過“三不朽”之事,想要獲得不朽,覺得求長生能求來的,而是要靠立言立功立德。

    任道遠這廝已經完成了他的三不朽,劉詢自知立言是沒可能了,而他的中興之功無人能夠否定,根本不需要通過勞民傷財大操大辦的封禪來確立。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桃江县| 永城市| 鄂尔多斯市| 游戏| 大足县| 襄樊市| 文水县| 新津县| 正镶白旗| 门头沟区| 浦城县| 易门县| 城市| 临沭县| 叶城县| 武清区| 宝坻区| 海城市| 上虞市| 大冶市| 阳西县| 天柱县| 襄汾县| 垣曲县| 林甸县| 剑阁县| 广平县| 台江县| 凤庆县| 河南省| 澜沧| 六盘水市| 陇南市| 达州市| 泰和县| 东宁县| 北海市| 安阳县| 连城县| 泾川县| 五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