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137章 戰城南-《漢闕》


    第(1/3)頁

    “右賢王莫要嚇唬宗年。”

    吳宗年做出被嚇一跳的模樣:“大王應該知道,我怕死,連自裁的膽量都沒有,為漢做間諜?這種會死人的事,我絕不會沾惹。”

    右賢王搖頭:“一個怕死之人會主動持節吸引胡騎追擊?我怎么覺得吳先生怯懦之下,有大勇呢?”

    吳宗年只好下拜道:“右賢王明察,我在傅介子使團中是認識任弘,但那時他只是個小小假吏,每日負責飯食而已,我與其說過的話,不超過二十句,如何與之勾結?”

    觀察右賢王的神情,吳宗年只能賭一把,賭他和任弘的暗語無人發覺:雖然右賢王十分好學,識幾個漢字,可哪怕是博學的漢人儒者,誰閑著沒事干將字從左往右橫讀啊,更勿論匈奴人了。

    “我只是奉命為伊吾王、蒲陰王譯信,絕無半句慫恿。更曾苦勸伊吾王勿要急于攻擊右谷蠡王,先將事情原委稟報給右賢王,彼輩不聽,我有何辦法?以上情形,蒲陰王可以作證,我一舉一動都在他眼皮之下,哪里敢有貳心。”

    萬幸啊,吳宗年謹慎,先前便給自己留了一條退路。

    見右賢王臉上仍有疑色,吳宗年遂冷笑道:“若右賢王不信我,那便將我縛了殺掉罷。真是可惜啊,我昨日苦思,還想到一個能打擊渠犁漢軍士氣的主意,看來是沒機會獻上了。”

    說完吳宗年就伸出手就縛,右賢王卻來了興致:“吳先生入我右部歲余,終于愿意給我出個計策了?且說來聽聽。”

    吳宗年看了看左右,靠近右賢王低聲道:“四面楚歌!”

    就這樣,吳宗年在帳內給右賢王講了一個很長很長的故事,關于高皇帝與西楚霸王項羽的戰爭和恩怨。

    “垓下之戰,項王兵少食盡,漢軍及諸侯兵圍之數重,但依然不能破楚軍營壘。這時候淮陰侯韓信出了個主意,讓漢軍中的楚地人四面皆唱楚歌。”

    “這讓項王大驚,以為漢已全取楚地,是故楚人多也。而楚軍士卒聽到楚歌,亦各念其家,再無戰心,楚軍遂潰,項王僅帶著八百騎突圍而去。”

    右賢王才二十出頭,正是喜歡英雄熱血的年歲,方才聽得入神,見吳宗年停了,連忙催促道:“之后呢?”

    吳宗年卻打死也不說了:“今日只說楚歌,后來的事,待明日再說罷……若我還有明日的話。”

    他咳嗽一聲:“我的計策是,右賢王不如將那些從烏壘送來,關押在山國的漢軍俘虜召集起來,也有數十人,讓他們入夜后去渠犁城下,跟著我唱漢歌,歌名《戰城南》!”

    吳宗年打著節拍唱了起來:“戰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烏可食。野死諒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水聲激激,蒲葦冥冥;梟騎戰斗死,駑馬徘徊鳴。”

    他解釋道:“此孝武年間頻頻征召士卒遠征,民間百姓為在戰場上的陣亡將士所作鐃歌。最關鍵的是這兩句,梁筑室,何以南?何以北?禾黍不獲君何食?愿為忠臣安可得?”

    “意思是在橋梁上筑了烽燧,那南北兩岸的百姓將如何往來?若是無人收獲莊稼,就是想成為忠臣,保衛家國都無法實現。朝行出攻,暮不夜歸,邊塞烽燧戍守的士卒聽聞此歌,常常哭泣思家,再無戰心。”

    說完他看著右賢王,捋著胡須,一副狗頭軍師的自得模樣:“右賢王以為,我這計策如何?”

    “不錯,妙計。”

    右賢王的回答很敷衍,講真,他對這“四面楚歌”之計倒沒表現出太大興趣,反而更想知道項羽后來如何了。

    項羽的故事,很對匈奴人的脾性:白天騎最烈的烏騅馬,晚上騎最美麗的女人虞姬,力拔山兮氣蓋世,角抵摔跤功夫也很厲害吧?性格快意恩仇,將仇人的城市一把火燒盡,再動不動來一場屠城,毀滅點文化古籍……這簡直就是每個匈奴人夢想的生活。

    “真壯士哉!”

    被一個匈奴人引為知己,這大概是項羽被黑得最慘的一次。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神木县| 兰西县| 宁波市| 镶黄旗| 安国市| 雷波县| 漳平市| 水富县| 新泰市| 伊吾县| 东平县| 阳朔县| 盐池县| 逊克县| 天柱县| 房产| 永年县| 抚远县| 西盟| 方山县| 仪征市| 鹰潭市| 邵阳市| 丹棱县| 阳春市| 灵山县| 合阳县| 青铜峡市| 牙克石市| 双城市| 大安市| 南京市| 桦川县| 太仓市| 牙克石市| 聂荣县| 临湘市| 化德县| 麻江县| 万年县| 东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