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卡脖子-《漢闕》
第(1/3)頁
蘇薤(xiè))便是粟特人的五座城市之一,粟特人善商賈,好利,男子年二十便跟隨長輩去旁國行商,他們是絲綢之路上的搬運工,東西貿易的主導者,利之所在不辭勞苦。
史伯刀作為“蘇薤王使者”,在粟特人里也是數一數二的大商賈,他是安息貴族、月氏歙(xī)侯的座上賓,但今日,在一位漢朝侍郎面前,卻如此低姿態,并非沒有原因。
雖然粟特人也經營寶石、香料、牲畜等生意,但近百年來,他們之所以能始終在貿易中盈利,主要還是依靠轉賣絲綢。
所以進入漢地購絲,是維持粟特人生意的重中之重,尤其是將重心放在貿絲的蘇薤城。
但粟特人在大漢的生意,卻在今年初遭到了一次致命的打擊:
先是二十余名粟特人冒充康居使節,以黃駱駝假冒白駱駝入貢,被識破趕出塞外后竟懷恨在心,掘了居廬倉漢軍將士墓地盜取錢帛。
他們被傅介子使節團逮了個正著,任弘也參與了抓捕行動,那些粟特人或死或傷,剩下的在樓蘭城被全部勒死正法。
但這件事還沒完,此事被傳回長安后,引發了朝廷震怒。
康居王二十年前曾幫助大宛與漢軍對抗,又素來與匈奴單于親近,如今出了這種事,自然被漢朝視為邪惡國家。
制裁,必須制裁!
掌管諸侯及藩屬國事務的大鴻臚立刻下令,將滯留長安、河西的康居人、粟特人全部驅逐出境!
玉門關、陽關不再接納康居粟特商賈入境,不管是貿易,還是打著朝貢的名義。
史伯刀可憐巴巴地說道:
“成群的粟特駝隊等在玉門關外,卻沒有貨物供它們載運;康居、大宛的集市少了絲綢,人冷清了許多;安息、條支的王公幾次派人催促,若無絲綢,祭袍與旗幟便只能用當地普通布匹?!?
“不對罷?!?
任弘笑道:“大漢雖禁了康居粟特商賈入關,但其他諸邦使節商賈,如大宛、月氏、安息,皆出入無阻,他們亦得了許多絲帛作為贈賜,前段時間還從扦泥城路過。”
這才是最讓人著急的地方啊,隨著漢軍重新控制樓蘭,從鹽澤到玉門關的亭障陸續恢復。
鄯善國也在任弘主持下,將過路費減半,并杜絕了婼羌人的搶劫,轉而為婼羌武士與商隊牽線,由商隊繳納一筆保護費,婼羌武士騎著駿馬與牦牛,保證他們沿途安全。
絲路東端從未如此暢通過,但這份繁榮卻沒有粟特人的份。
半年了,粟特人再未能從大漢獲得一匹絲綢,如同被人卡住脖子,斷了水斷了糧,能不著急么?
史伯刀十分無奈,任弘卻知道,經濟制裁,這不過是大漢的尋常操作。
早在呂后執政時,就對南越揮舞過貿易大棒,禁止關市向南越國出口鐵器、母馬。
南越王趙佗被卡脖子卡得難受,一怒之下與漢朝開戰,雙方斷斷續續打了幾年,直到漢文帝上位才休戰。
在此之后,為了對付匈奴,關禁律令陸續出臺,首先是“胡市吏、民不得持兵器及鐵出關”,糧食、弓弩和馬匹也在禁絕之列。
光靠走私哪夠,匈奴單于只能拼命壓榨西域,從城郭諸國獲得所需之物。
西域諸邦亦然,一旦對漢朝有所不敬,朝貢生意就不要想做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洞口县|
会宁县|
东至县|
团风县|
长泰县|
宁津县|
昌黎县|
康定县|
万载县|
应用必备|
昌江|
五指山市|
明溪县|
丹凤县|
鄂托克前旗|
集贤县|
罗田县|
普格县|
丹东市|
绥宁县|
年辖:市辖区|
乌鲁木齐市|
都江堰市|
庄浪县|
商都县|
喀喇沁旗|
宿迁市|
苍山县|
郴州市|
廉江市|
唐河县|
北流市|
濮阳市|
临桂县|
宜兰县|
定边县|
天镇县|
高雄县|
榕江县|
莒南县|
肃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