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白日登山望烽火-《漢闕》
第(1/3)頁
破虜燧塢內,靠北墻的那間屋子最大,是大通鋪,燧卒晚上在此睡覺,鼾聲相聞,味道也臭烘烘的,翻身就能摸到對方的鳥。
南墻則又分兩間,一間是伍佰、助吏二人的住所,一間是燧長的居所,雖然屋檐低矮,沒有窗戶,昏昏暗暗的,但任弘也算有單獨的屋子了,且有兩個炕,若是遇上有官吏來巡視,就要與燧長擠一塊。
于是昨夜,陳彭祖便與任弘睡了一個屋。
任弘是被跳蚤咬醒的,撩開下裳,看見大腿上滿是紅包,不由倒吸一口涼氣,這些跳蚤莫不是在劉燧長死后,餓了許多天了?
陳彭祖還在另一個炕上酣睡,任弘便輕輕起床,留下陳彭祖一個人喂跳蚤。
今天是八月初一,已入仲秋,因為天剛蒙蒙亮,烽燧下的河谷里起了霧,若不穿袍子,便能感受到一陣寒冷。
但除了昨夜執勤的尹游卿和趙胡兒在補覺外,破虜燧的眾人竟差不多都起了,任弘出門來時,看到助吏宋萬在劈柴火,錢橐駝在燒火造飯。
而呂廣粟和張千人正從烽燧西邊回來。
張千人依然去哪都帶著那條黑狗,它昨日吃了任弘一小塊肉脯后,見了他也不叫喚了,只湊近了嗅來嗅去。
“任燧長起得早啊。”
張千人朝他問好,他和呂廣粟正用扁擔挑著水桶,慢悠悠朝烽燧走來,偶有水濺出,在干燥的蜿蜒小道上留下點點印記。
因為位置高,破虜燧沒法打井,每日所需的水,得去西邊兩里地外的黑海子打。這湖便是后世敦煌已經干涸的哈拉諾爾湖,如今卻仍碧波蕩漾,黨河與疏勒河水源源不斷匯入,岸邊多有蘆葦和胡楊林,阻擋著沙漠對敦煌的侵襲。
所以破虜燧周邊環境還是不錯的,起碼比戈壁深處的孤獨烽燧要強,偶爾能射獵野物,或者在湖泊中打漁。
呂廣粟將桶里的水倒進院子里的大水缸中,已經是累得滿頭大汗,看著這水來之不易,搞得任弘都不好意思用這水洗頭了,只隨便抹了把臉,含著漱了漱口。
他旋即來到了烽燧下,烽燧同樣是黃土夯筑而成,土里夾雜著芨芨草和紅柳,用馬糞涂墻,還抹了一層白灰。這烽燧差不多四丈高,相當于后世的三層樓,同樣分為三層:
最底層是灶膛,一共四個灶,都與烽臺中心相連,如此一來,整個烽燧就相當于一個大煙囪,白天見匈奴靠近,便可燃燒柴草或狼煙報警。
沿著階梯登上第二層,這兒有簡陋的臥榻,鋪著羊皮,是守夜戍卒休息的地方,墻壁上也有小孔,用于觀察外面動靜,或架弩瞄準。
等任弘爬上最頂層,才發現眼前豁然開朗。
他能看到向左右兩側延伸的長城,如同蜿蜒長蛇,它爬過荒蕪的戈壁,阻擋流動的沙丘,在白花花的鹽堿灘邊駐足,避開碧波蕩漾的哈拉諾爾湖,又躍上陡峭的高臺——那是兩三公里開外的另一座烽燧。
被長城保護在內的,是平坦空曠的原野,遠遠能看見敦煌綠洲,中部都尉屯戍區的農田阡陌相連,炊煙裊裊,里閭間雞犬相聞。
而被長城攔在外面的,則是荒涼的戈壁和草原,一條長河從長城北面流淌而過,最后匯入哈拉諾爾湖。
那是后世的疏勒河,它來自祁連雪山,在敦煌北部造就了一道狹長的河谷。河谷兩岸黃土溝壑縱橫,被狂風雕琢而成的怪異土丘沙梁夾雜其間,在靠近河床的地方,亦有漸漸發黃的胡楊林,還能看到不知是鹿還是羊的野獸在期間奔跑……
任弘確定無疑,自己作為一個邊防戰士,正站在漢帝國的邊界之上,蒼涼的景色帶來了一種孤獨感。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德格县|
固始县|
湄潭县|
宁海县|
苍南县|
乌拉特中旗|
兰州市|
军事|
义乌市|
凤城市|
南涧|
安龙县|
吉水县|
河西区|
阿拉尔市|
柯坪县|
苏尼特左旗|
宁晋县|
丘北县|
舒城县|
中宁县|
分宜县|
山丹县|
闽侯县|
都匀市|
宿松县|
南木林县|
鹰潭市|
名山县|
涿州市|
福清市|
敖汉旗|
海盐县|
蓝山县|
伊吾县|
开鲁县|
伊金霍洛旗|
古丈县|
香港|
遂平县|
托克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