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大家忙得干勁十足。 那個贊助商家產品的方案就是他提出來的,其實等于商家可以用庫存產品換名聲,但前提是這些產品質量和價格要絕對達到物美價廉,所有產品要送到組委會這個部門來檢測試用商量定價,然后所有產品只要有用戶發現貨不對板,就直接封架曝光! 這就等于是在春晚app上掛了個恥辱榜,各大品牌只要敢弄虛作假估計就砸了牌子。 結果就是以超低價格掛在app上銷售,用戶得了實惠,商家得了名聲,組委會收錢做公益慈善。 縱然有嚴苛的準入制度,還是引來蜂擁的品牌擠到組委會洽談。 這比套幾十幾百萬只能在電視上看見個幾秒廣告或者標簽,有用多了! 搞得春晚組委會就像個購物網站似的人潮洶涌! 更不用說江州那邊的周邊產品銷售售后場面。 大美社的成員都笑稱這個春晚之后,大家干脆順勢搞個購物網站算了。 從春晚app正式開放購物頻道以后,依托其他功能帶來的使用率,導致后臺銷售額迅速攀升到百萬級別,然后過千萬…… 如此迅猛的購物網站成型,讓其他幾家購物網站都有點瞠目結舌。 怎么突然冒出來個競爭對手? 技術上依托火眼視頻的這款app居然異軍突起到這種地步,所有同行可能都在內心祈禱,幸好這款軟件只是春節期間才這么火爆吧? 然后居然有公司上門詢問能不能收購這款軟件了! 面對這樣的財源滾滾,有多少人抵擋得住? 干脆放棄什么藝術追求,發財去吧! 這就是為什么成功的人只是極少數。 萬長生只當個笑話聽。 在他的整個春晚舞臺,這只不過是意外走紅的商業元素。 用商業利益來吸引關注度。 只有獲得了充足的經濟支撐和關注度,才能把藝術推動下去。 除了叮囑杜雯負責帶動團隊監督體系,杜絕出現經濟問題,他根本就沒管這邊的事兒。 全身心的把自己泡在體育館搭建舞臺,順便也跟樂團、舞蹈團隊、歌手表演者們,開始在體育館場地展開現場排演。 導演組直接在這邊裝配了一套現場編輯臺,搭配逐漸安裝到位的全方位拍攝系統,現在就讓表演者們感受到自己在鏡頭里面的形態。 從舞臺表演,向鏡頭表演進行轉變。 這也是萬長生前期到各大藝術院校和表演團體的感受,他們還是習慣于舞臺表現。 而實際上觀眾是從一塊塊電視、電腦、手機屏幕上觀看。 中間這個鏡頭媒介,就具有關鍵性的傳達作用。 也就是從舞臺現場的立體感管,轉化成了平面畫框。 其實要容易得多。 就像當初他給杜雯找到畫畫捷徑那樣,從立體變成平面的意識轉變。 之前居然沒有春晚導演考慮過這個環節。 多機位切換的時候怎么注意,眼神如何把握,動態側重點怎么配合,還要主動迎合燈光。 攝影師團隊又要怎么抓藝術美感。 幾家來自國內最好的不同類型樂團,如何配合尋求藝術美感,不光是聲音上的美,還有外形、動態,甚至連每個樂手的外表,都有引入平戲的化妝專業團隊來進行造型。 萬長生不厭其煩的調配每個細節。 就好像他在畫一張巨大的群戲畫面。 每個環節不再是自己獨立的藝術存在,無論表演者、拍攝者、化妝師到燈光師,每個環節都是藝術表現的要求。 但在他這個總導演的眼里,哪個環節又要服從哪個環節,淡化誰的存在,強調最有表現力的地方,這是不斷變化的。 第(2/3)頁